七律.合肥春日

那山那水头像

发布时间:2016-06-27 00:00

阅读 3909 | 分类:文学

年来不晓清明过,触眼葱茏气渐华。
乘化诗心升晚月,神驰万象唤高霞。
春风又绿南城柳,夜雨先红后院花。
白日青天生碧草,双飞紫燕入谁家?

留言区(共4条)

2016-06-29 00:00
谢赏评!敬茶。
2016-06-29 00:00
我来析疑一下飞雁老师所提出的几个问题:<BR> 一、对仗不工<BR>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是杜甫所著七律《曲江二首》中的颔联句子。“寻常”与“七十”属对之宽,虽诗圣也不惜。即使欲让诗仙李白耿耿于怀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黄鹤楼》,诗的颔联不但失对,而且后一句还三平尾了。宋朝诗评家严羽曾把《黄鹤楼》一诗评定为“全唐诗七律之首”。虽不确论,但盛名千载下,思严羽论诗非不知格律乎?<BR> 二、意象与具象的时间性<BR> 鄙诗中的“晚月”与“高霞”属于意象中的表现。<BR> 而后四句纯似电影镜头“蒙太奇”般的白描。“春风又绿”“夜雨先红”“白日青天”“双飞紫燕”等等等,不过都是季节转换后,人对种种物象所产生的春天信息的捕捉,与惊喜的发现。因此时间的转变也是物象的转变。<BR> 世有定法吗?答案:不会有一定。《杜诗镜铨》中有云:“句法活变,开后世无限法门。”所以一切世法皆诗法也!<BR> 以上所论乃个人浅见,还望老师赐教。敬茶一杯!
2016-06-28 00:00
画面优美,寓意幽深。
2016-06-28 00:00
乘化诗心升晚月,神驰万象唤高霞。&nbsp;&nbsp;颔联对仗稍宽。<BR> &nbsp;诗&nbsp;&nbsp;名词&nbsp;&nbsp;&nbsp;&nbsp;万&nbsp;数量词</P><P> 升晚月&nbsp;&nbsp;白日青天&nbsp;&nbsp;不应该在同一个画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