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赋--研学诗会(5)《江山》赏析

董立杰头像

发布时间:2016-07-01 00:00

阅读 8348 | 分类:文学

合集: 醉红尘

江山赋
    江山如画,其山青,其水碧,其景波澜壮阔,任雨打风吹不去。仁人志士,其意高,其志远,其行风云变色,尽归秋水长空。
    层峦叠嶂,雾染青石,织锦绣而生云霞。花草流芳,倾星动月,飘广寒而醉仙娥。清风起则华彩霓裳,瑞雪飘则白璧银装。得幽兰于空谷,仰福地于洞天。松柏与千岩竞秀,沃野携百水长流。叹江山之无极,感自然之有道。
    天高地远,水荡平川,舞生灵而拨宇宙。辽原过雁,诉依恋之情五千里;白练行舟,写逍遥自在一脉间。春至则万物俱发,秋来则九星列观。日行中天,仰上苍之浩淼;雨润阔野,慕世界之苍茫。盘古创世,开天地于远古;娲娘造人 ,辟盛况于今朝。
    千古人杰,万载风流,扬浩然之气,书青史之名。金戈铁马,踏征尘而乾坤在握;朱笔丹青,绘疆土而安邦兴国。 然风云过眼,江山定则蛟龙归海;即四方来朝,飞鸟尽则良弓藏山。儒隐青山而寻道,士游沧海而问仙。
    虽闲云野鹤,心依竹木犹未忘庙堂之安;而林下神仙,情寄山水亦常思江湖之治,何也?人非草木,志在苍生,江山之魅,胡不关情?有诗云(七绝):


东流碧水洗霓裳,
万里平川入渺茫,
试问扁舟何处去?
青山共饮望天长。

留言区(共10条)

2016-07-19 00:00
感谢梦苑听雪光临,共同进步。
2016-07-15 00:00
欣赏美文,学习了。赞!
2016-07-07 00:00
谢谢大姐,赋的功底还不够啊
2016-07-07 00:00
学写了诗兄,必将加大学习力度
2016-07-07 00:00
谢谢大山,问安
2016-07-06 00:00
《江山赋》知识面广,文学功底深,可见作者胸怀大志,颇有凌云志!<BR> 佩服,点赞!
2016-07-01 00:00
从驾驭语言的层面,可以看出一归的古文功底深厚。赞!
2016-07-01 00:00
不足之处甚多,学习中
2016-06-25 00:00
——赋作难写。既考验作者知识的积淀,又考验作者对词语的驾驭;既要有很好的音韵感知能力;又要有过硬的复句对仗功夫。作者是有训练基础的,十分钦佩!<BR> 不过按赋谱说:“赋句有壮(三言)、紧(四言)、长(五六七八九言)、隔(隔句对偶)、漫(不对合)、发(提引)、送(送语)”组合而成,不可偏舍。而隔句分“轻隔(四六句)、重隔(六四句)、疏隔(上三下任意字句)、密隔(上五下六句)、平隔(四四或五五句)、杂隔(四五或四七、四八、五四、七四、八四等)”且此六隔中虽“皆为文之要”,而应以“轻、重为最。杂次之,疏、密次之,平为下。”也就是说要多用四六、六四句式,少用其他句式。您此赋中杂隔(首段43367/43366—末句少一字;第二段447/447,8/8,6/6……等)较多,而轻隔46句式只有两组“日行中天,仰上苍之浩淼;雨润阔野,慕世界之苍茫。盘古创世,开天地于远古;娲娘造人&nbsp;,辟盛况于今朝。”略嫌单薄少了一些。<BR> 至于其他各种章法上对句式组合的进一步要求,能逐步做到自然是最好,初学难以尽美,也是不能苛求的。敝人亦不娴熟。<BR> 总之,我等初学诗词者,尝试写作赋者少之又少,您能有此大作,弥足珍贵,实堪褒誉!</P><P> 参见:<BR> http://www.wenrenbang.com/blog.asp?wenzhangid=34145
2016-06-21 00:00
欣赏气势美文,遥握,问安,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