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略商书・商帝国管理网校
登录
注册
首页
文章
讲师
课程
案例
企业
华人文学
读书
合集
搜索
踏春--同题诗赛(39-1)(第9726号作品)
梅朵
发布时间:2017-05-22 00:00
阅读 3655 | 分类:文学
踏春
丝丝春雨润枝芽,
独步闲亭问杏花。
再踏当年携手处,
兹时谁与共浮槎。
♡
点赞 0
☆
收藏 0
留言区(共11条)
登录留言
梅朵
2017-05-05 00:00
谢谢各位老师的赞赏以及指点
云尔
2017-05-03 00:00
这首小诗写出了踏春的一段好意境:“当年携手同游,今日却是独步闲亭看杏花”的复杂心情。觉得“再至”可能比“再踏”好一点。另外末句写“共浮槎”有点脱离了当时在“闲亭”的实际情况,【下平六麻】韵部能用的韵字还有许多,似觉得还可以选择这样的结尾句:<BR> 再至当年携手处,<BR> 今时谁与共披霞。<BR> 今天谁与看云霞。<BR> 今时谁与话桑麻。<BR> 孤临美景不堪夸。<BR> 等。<BR> 尽管如此,还是为作者的创意投一票。<BR>
扳机
2017-04-30 00:00
写得非常好,我喜欢。情景交融,喜欢。
看不懂后生
2017-04-26 00:00
感觉细雨没错,是强调;反而兹时二字感觉累赘。
cwsr
2017-04-21 00:00
美景依旧,昔人不在矣!
梅朵
2017-04-14 00:00
遥谢各位老师
梅朵
2017-04-13 00:00
非常感谢老师们的关注和斧正
梅朵
2017-04-13 00:00
谢谢老师指点
冰竹
2017-04-12 00:00
这首绝句格律正确,意境清新,很不错的一首小诗,欣赏了!
东海渔樵
2017-04-12 00:00
“浮槎”用的有些任性。这里看不出水面,且有“步”、“踏”之行为,怎么就想到了“浮槎”?诗之意象,表面看各自独立,但有其内在的紧密联系,它们的义涵或者说象征意义,共同指向诗的主题,为主题服务。比如本诗,结句提到“浮槎”,前面就应该有与此有联系的意象,但显然没有。
梅朵
2017-04-12 00:00
谢谢,本来是细雨来着,有老师说 丝丝和细重复,所以我改春雨了。感谢指出不足
留言区(共1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