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梦之旅奖·柳侯祠记”(散文随笔之六)

桂西老庞头像

发布时间:2019-12-04 00:00

阅读 2352 | 分类:文学


【原创】“梦之旅奖·柳侯祠记”(散文随笔之六)

   作者//庞风雨  

-

社会步调匆匆向,记忆刻骨真难忘,

感怀人心追念多,柳侯情怀风雨荡。

元和十年,四十三岁的柳宗元先生随同“八司马”中的其他人员一起,由贬地被召回了长安。本以为能够从此以后处境就会有所改善,结果柳宗元又很快地被打发到了南方的边缘地区。他就被委派到柳州来当刺史,官职虽然是得到了提高,但是地方却更加的偏远了。由于刺史就是一个地方长官,有实权,他还想在政治上有很大包袱和有所作为,上任之后,便引导当地的人民发展生产,释放奴隶,兴办学校,政绩显著。

但是由于长期的心情抑郁,健康状况恶化,终于在柳州病逝了,年仅四十七岁。就是因为他在柳州当了三年多的刺史,后人就称之他为“柳柳州”,至今柳州市还保存着这么一个古朴而充满着这位改革时务家的祠园,还有衣冠墓。成为人们的一种心思与悼念。更是让我们这一代人去回味和思索,继承着他所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让我们后人不断创新与改革。

  有篇文章真实记说===“在柳州的柳宗元,宛若一个鲁滨逊。他有一个小小的贬谪官职,利用着,挖了井,办了学,种了树,修了寺庙,放了奴婢。毕竟劳累,在47岁上死去。柳宗元晚年所干的这些事,一般被称为政绩。当然也对,但他的政绩有点特别,每件事,都按着一个正直文人的心意,依照所遇所见的实情作出,并不考据何种政治规范;作了,又花笔墨加以阐释,疏浚理义。文采辈然,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在这里,他已不是朝廷棋盘中一枚无生命的棋子,而是凭着自己的文化人格,营筑着一个可人的小天地。在当时的中国,这种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小天地,如果多一些,该多好。

 

留言区(共1条)

2019-12-16 00:00
时间的激荡和磨砺,增益了柳宗元的想力。柳宗元成了一个独特的形象,使无数文官或多或少地强化了文人意识,询问自己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