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分析:女性就业凸显“三个提高”“三个障碍”

青岛市暖通空调商会头像

发布时间:2014-03-19 00:00

阅读 11335 | 分类:管理学

都市女报济南讯 济南市职业介绍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妇女创业就业推介会,是职介中心历年来规模较大、效率较高的一场招聘会。职介中心职业指导师和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分析,女性就业现状有三个提高,同时也有三个障碍。
职介中心主任、高级职业指导师孟沛然分析,三个提升主要表现在,求职女性学历层次提高了,维权意识提高了,就业参与意识提高了。
此次推介会上,前来求职的女性学历大都在大专及以上,与往年相比,有了较大提高。三鼎家政招用6名办公人员,报名的20人,全是大专以上学历。
维权意识提高了,单从咨询台前拥挤的人流就能看出来。昨天在政策咨询区现场,共有200多人前来向劳动仲裁、劳动监察、社会保险等部门有关人员咨询权益问题。
女性就业参与率较低,是人力资源市场一直存在的问题,但据昨天现场进行职业指导的李允松介绍,女性主动性整体提高了。很多女性求职不再光看重稳定性,更在于实现自己的价值。
但是影响女性就业的三道障碍也表现突出:对就业形势缺乏了解、没有就业目标、对工作存在偏见。
山东三优育教研究服务中心摊位前,一女士挤进来想应聘护士,问招聘人员待遇如何,并表示自己的期望值在2000元以上。招聘人员表示,这与市场行情差距较大,说明她们对就业现状了解太少。
某单位一位招聘人员说,不少前来求职者表情茫然。一些人走到用人单位摊位前,招聘人员问:"你想应聘什么岗位?”对方却反问:"你们有什么岗位?”"听上去好像什么岗位都行,但你一旦推荐了,不是不愿干的,就是干不了的。”职业指导师李允松说,这些人缺乏就业目标,就不会做好就业准备,自然难以求职成功。
此次推介会上,山东胶东人家大酒店有限公司是一个用人大户。但是,他们要招用的100多个服务员岗位,却只有三五个人报名,专设的女性管理岗位,竟无一位女性问津,最后被一位男性"抢”走。招聘人员说,像他们的服务员岗位,工作熟练的收入能拿到2000元左右。观念是岗位遇冷的根本原因,很多人认为服务业不体面,还有的女性嫌工作时间长。
故事?启示
昔日别人聘我 今天我聘别人
下岗女工胡立华讲述咋当老板
"这是纽扣结、双钱结、盘长结……”面前摆着各式中国结,51岁的"华轩结艺坊”总经理胡立华神采飞扬。
2001年5月,胡立华从济南新泉池澡堂下岗。她说:"单位上午宣布了下岗名单,下午我就到大街上摆地摊了。”那时,她已在北京学习编织中国结两个月的时间。
两个月后,她在经四路人防商城租了一节柜台;一年后,她租了店面,"华轩结艺坊”有了固定的场所。她的收入也从最初的一天几块钱,到月入上千元。她的中国结作为礼物被带到了美国、法国。
"看,这只耳坠,学员加工费两毛钱,有的学员一天能做100个,还只是业余时间。”胡立华举起一只小巧玲珑的手编耳坠。她告诉大家,这个学员,用上班和照顾家人外的时间给华轩结艺坊加工中国结,单是耳坠,一个月能额外收入600元钱。
至今,接受过胡立华培训的学员已有上千人。
"我也曾给别人打过工。”胡立华说。下岗前,她负责在澡堂卖票。澡堂夏天歇业时,她就开始四处打工。1997年夏天,她给一个开百货商店的同学打工,当售货员;1998年夏天,她去跑业务,卖蜂产品,"那时我连'业务’俩字什么意思都不知道,最难的就是觉得抹不开面子。”
胡立华知道创业的艰难,所以她要帮助那些立志创业、就业的姐妹们,给她们以技术支持。
故事?问题
她们为啥瞒着丈夫来求职
一些女性面临两难选择
推介会上,用人单位、求职女性都忙得不亦乐乎。而苏女士和刘女士却躲在一个角落里,愁眉苦脸。
"我们是偷着出来找工作的。”她们的孩子,一个5岁,一个6岁,丈夫收入还可以,都愿意她们在家照看孩子。
苏女士说,她们两人原本素不相识,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知音”。原先两人都做过七八年的小生意,但自从有了孩子,就回家当起了全职妈妈。
"人不能老呆在家里啊,呆得时间久了,就变傻了。”刘女士叹着气说。
苏女士说,这不仅是她俩的问题,很多母亲都遇到了这样的难题。她们表示,要是有这样的托管公司就好了,负责接送、暂时照看孩子,直到家长下班。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一位招聘人员表示,不少女性面临这样的问题,为此他们把上班时间推迟到8:30。她提醒女性,不要知难而退,走出来是最关键的,别人能解决的问题你就能解决,比如找一家可以提前送孩子的幼儿园等。
济南市职业介绍中心主任、高级职业指导师孟沛然说,这是一个较普遍的观念问题,很多女性就是受到家庭的羁绊,走不出来。求职前,她们总是先想着要离家近,工作时间短,不能耽误照顾孩子和老人。"在现实情况下,这样的工作的确难找,关键是她们自己要转变观念,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适应自己。” (摘自《都市女报》)

留言区(共0条)

暂无留言,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