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家”霍英东 南沙——梦中的金银岛
发布时间:2015-11-03 00:00
阅读 19653 | 分类:管理学
合集:
本家”霍英东
霍英东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着传奇色彩,尽管已经是功成名就,可是霍英东的身体内却仍充满着不安分的“因子”。就在他本应该和大多数到了那个年纪的老人一样去安享晚年,含饴弄孙的时候,他却再次选择了“冒险”,去寻找梦中的那个“金银岛”…
这个让霍英东魂牵梦绕的“金银岛”在哪里?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是否如他青年时期曾视之为“金银岛”的东沙岛那样遥远?是否是一块遍布“金银财宝”的“风水宝地”?
其实,不同于隐匿于大海深处的东沙岛,这座名为南沙的岛屿并不遥远,就在霍英东的老家广东南端的番禺境内。初次来到南沙,霍英东看到的是一个没有桥、没有路、没有人烟、石塘荒废、寸草不生,只有一片沙田的荒岛。而且这里的气候条件非常恶劣,如果到了台风季节,这里仅有的沙田就会被海水淹没,变成一片汪洋。用霍英东的话说,南沙就是番禺的“西伯利亚”,没有谁愿意到这里来。
既然如此,精明的霍英东为什么会将这里视为“金银岛”?其实,霍英东踏入这个荒岛的目的不是为了“寻宝”,而是为了自己心中一直以来的那个美丽的梦想1978年,霍英东应时任国家旅游局局长的卢绪章的邀请,一同考察内地的旅游资源。在沿珠江南行到南沙的时候,凭着多年对于运输事业的了解,霍英东感到这里是发展港口的绝佳位置。
在霍英东看来,当今的世界,是一个流通与交换的世界。市场经济,更是流通与交换的经济。目前,在世界性的商品流通与交换中,海港的运输占据着主导地位。港为城建,城以港兴,是世界性的现象。广州经济发展正不断向南面,也就是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辐射,而港澳经济发展却不断向整个珠江三角洲辐射,这个趋势的形成,自然会令已颇具活力的珠江三角洲经济更加繁荣和发达。
于是,霍英东便构想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物色一个能够面向国际、面向大海的地方,将这里建设成为省港澳之间的一个交通枢纽,从而把省港澳经济大三角连成一体,加速这个大三角的经济繁荣。
1988年,霍英东正式提出了开发小南沙的构想,并组织了考察小组对南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和调研,收集了大量资料和数据,同年便制定出了关于发展小南沙的初步计划。
接着,霍英东又重金聘请世界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理查德•鲍弗,对南沙新城的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
1989年,霍英东力排众议,在一片反对声和世人诧异的目光中,在一片滩涂和乱石场上,铲起了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的第一把土,拉开了南沙建设的序幕。霍英东在南沙开发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南沙恶劣的地域环境进行绿化、美化。为了改善南沙的环境,霍英东组织建设者从河底抽起一千多万立方的泥沙,填平了六千多亩的滩涂,并修筑了长达七公里的蒲洲海堤工程,南沙至此旧貌换新颜!
紧接着,霍英东的南沙开发团队开始对南沙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修桥、筑路、建轮渡和修建现代化的货运码头以及客运港口,沟通起南沙与外界,吸引更多的人到南沙投资、生活。这其中包括洛溪大桥、沙湾大桥、港前大道、进港大道、番中公路、南沙大道、虎门汽车轮渡码头、穗港连运的新航道等,特别是南沙与香港通航的客运货运码头的开辟,打开了番禺的南北通路,率先把珠江口东西两岸连接起来。至此,南沙辐射到各地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使得本属荒芜地带、无路可走的南沙,变得四通八达。人们忽然间惊觉,原来这个曾经让无数人都毫不犹豫地放弃掉的滩涂之地,竟然是一块“黄金宝地”。在开通南沙港至香港航线后,霍英东的开发团队,又开通了到广州的水上巴士。不断发展的东发货运码头和南伟货运码头,再加上现代化的飞机场,使南沙不仅在客运和货运上站稳了脚跟,而且作为珠江三角洲中心点上的海陆空交通枢纽的地位也已得到确立。南沙的建设,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运营,几乎倾注了霍英东全部的心血。几乎每逢星期三,岛上的居民都会看到这位精神矍铄、笑容和蔼的老人带着他的几个儿子及有关专家风雨无阻地出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小岛上。每次上岛,他们便召开现场会议,下到各个工地,检查工程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各种问题,克服了无数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采用当时国际最先进的施工工艺,实行了最科学的管理制度,为了南沙城的建设,霍英东这位世界闻名的工商业巨子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南沙,这是一方充满希望与梦想的,不断成长着的土地。为了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个跨世纪工程,年过古稀的霍英东正在做着人生的最后一次冲刺。十几年来,霍英东不求回报地在这里投入了一笔又一笔巨款,在一批批建设者们的努力耕耘下,这方承载着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最后的人生梦想的热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国际瞩目的现代化工业园区耸立在世人面前。南沙已经不再是一个荒芜的孤岛,而是一个适宜人们创业发展的“科技文化商贸中心”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海滨新城”。然而,霍英东并未停住前进的脚步。在南沙的各项工程基本完成,海滨新城初具规模之时,他又适时提出了以广州、南沙为中心,辐射韶关、郴州、赣州三市,形成“红三角经济圈”,凭借南沙这个经济平台与“红三角”地区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带动整个“红三角”的经济尽快实现腾飞,这就是这位老人的大目光、大视野!
留言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