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者在喝酒过程中大体上会有四种状态,可以用四种动物来表示,同时这四种状态也是循序渐进,依次出现的:孔雀状态、狮子状态、猴子状态、狗熊状态,表现了人类从醺到醉再到酣的状态变化。
01孔雀状态
炫耀吹嘘,开屏展示
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万分之四
这就进入了“孔雀”状态。孔雀一高兴就开屏展示自己,人也一样,喝开心了,叽叽喳喳,喳喳叽叽,启动话痨模式,摇头展尾,热衷于自我展示。
02狮子状态,
豪气干云,量大无穷
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万分之八
这就进入了“狮子”状态。狮子本身就是大佬风范,喝完酒更是容易膨胀,语言也会格外豪壮:“来,咱们大家齐步走,干了再满”。什么“感情深,一口闷”;“只要感情铁,宁愿喝吐血”;“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等等。叮叮当当碰杯声,嘻嘻哈哈喧闹声,你强我胜,大有以酒量之大为能势。
03猴子状态
上蹿下跳,争强好斗
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万分之十二
这就进入“猴子”状态。攥住酒瓶子不撒手,给这个满,给那个斟,这个喝水夺杯子,那个吃菜夺筷子,左右开攻,手舞足蹈满桌跑,吆五喝六,七个不服,八个不愤 ,谁不喝都不行。把领导喝成伙计了,把长辈喝成哥们儿了。“谁不喝,谁不够哥们意思”,“喝好是好汉,不喝王八蛋”,脏话也上来了。你说他喝多了,他说他没醉。“东风吹,战鼓擂,稀啦光汤谁怕谁?”小手一拍胸脯“再来一瓶!”。站起来坐下,坐下站起来,拉拉扯扯,上窜下跳。
04狗熊状态
趴卧不起,烂醉如泥
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万分之十六
这便进入了“狗熊”状态了。这个时候就已经是严重超量了,四肢麻木不仁,说话语言不清。不吃也不喝,眼睛也不愿意睁了。连走路都是“叭哒、叭哒”的了。回到家里,倒头便睡,说不定衣服都要靠老婆给脱了。第二天,饭不思,茶不想,啥事都懒得做,话也懒得说,无精达彩。前日的牛气全部荡然无存了。
其实,作为一个饮者,我们可以经常进入孔雀状态,到狮子状态为止,偶尔追求猴子状态,个把次体验体验狗熊状态。通俗点讲那就是每天喝一点,每次喝得少一点,偶尔喝大一点,但一定要喝得好一点,即使有伤身体的可能,也要留给值得的酒喔!
留言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