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理论是美国证券分析家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N.Elliott)利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作为研究工具而创建的一种理论。
根据这一发现他提出了一套相关的市场分析理论,精炼出市场的13种形态(Patte·rn)或波浪(Waves),在市场上这些型态重复出现,但是出现的时间间隔及幅度大小并不一定具有再现性。而后他又发现了这些呈结构性型态之图形可以连接起来形成同样型态的更大图形。这样提出了一系列权威性的演绎法则用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特别强调波动原理的预测价值,这就是久负盛名的艾略特波浪理论。艾略特波浪理论(Elliott Wave Theory)是股票技术分析的一种理论。认为市场走势不断重复一种模式,每一周期由5个上升浪和3个下跌浪组成。艾略特波浪理论将不同规模的趋势分成九大类,最长的超大循环波(grand supercycle) 是横跨200年的超大型周期,而次微波(subminuette)则只覆盖数小时之内的走势。但无论趋势的规模如何,每一周期由8个波浪构成这一点是不变的。
这个理论的前提是:股价随主趋势而行时,依五波的顺序波动,逆主趋势而行时,则依三波的顺序波动。长波可以持续100年以上,次波的期间相当短暂。
关于波浪理论的浪中浪,大浪有中浪,中浪有小浪,小浪还有超小浪,小浪组成大浪。
基本要点
①一个完整的循环包括八个波浪,五上三落。
②波浪可合并为高一级的浪,亦可以再分割为低一级的小浪。
③.跟随主流行走的波浪可以分割为低一级的五个小浪。
④1、3、5三个波浪中,第3浪不可以是最短的一个波浪。
⑤假如三个推动浪中的任何一个浪成为延伸浪,其余两个波浪的运行时间及幅度会趋一致。
⑥.调整浪通常以三个浪的形态运行。
⑦黄金分割率理论奇异数字组合是波浪理论的数据基础。
⑧经常遇见的回吐比率为0.382、0.5及0.618。
⑨第四浪的底不可以低于第一浪的顶。
⑩艾略特波段理论包括三部分:型态、比率及时间,其重要性以排行先后为序。
⑪艾略特波段理论主要反映群众心理。越多人参与的市场,其准确性越高。
基本特点
(1)股价指数的上升和下跌将会交替进行;
(2)推动浪和调整浪是价格波动两个最基本型态,而推动浪(即与大市走向一致的波浪)可以再分割成五个小浪,一般用第1浪、第2浪、第3浪、第4浪、第5浪来表示,调整浪也可以划分成三个小浪,通常用A浪、B浪、C浪表示。
(3)在上述八个波浪(五上三落)完毕之后,一个循环即告完成,走势将进入下一个八波浪循环;
(4)时间的长短不会改变波浪的形态,因为市场仍会依照其基本型态发展。波浪可以拉长,也可以缩细,但其基本型态永恒不变。
总之,波浪理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八浪循环"
关键部分
投资者应了解,艾略特的波浪理论其关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为波浪的形态;
第二,为浪与浪之间的比例关系;
第三,作为浪间的时间间距。
而这三者之间,浪的形态最为重要。波浪的形态,是艾略特波浪理论的立论基础,所以,数浪的正确与否,对成功运用波浪理论进行投资时机的掌握至关重要。波浪理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与道氏理论、技术分析、经济基本面分析、以及与新闻价值型都有一些神奇的相关联的关系。众多投资人士称:“道氏理论告诉人们何谓大海,而波浪理论指导你如何在大海上冲浪。“
波浪三个原则
修正波纵深原则
用来衡量修正波回撤幅度,通常修正波会达到小一级别4浪低点附近。在强势行情中,只创新高不创新低,此时的小一级别4浪低点会是一个很好的支撑位,可以借此跟进止损。
黄金分割原则
即波动比率呈现黄金分割比率。例如:3浪为1浪的1.618、2.618…;2浪回调为1浪0.382、0.5、0.618;4浪回调为3浪的0.382、0.5;5浪为1~3浪的0.618。在时间上同样呈现此原则。
1、黄金比例既可以帮我们实现很好的进场,又可以实现很好的出场,如果你能与市场融为一体,这些神秘的黄金数字会成为你的终身伴侣。
2、1.618可以反过来加以确定眼前的3浪是否是真正的3浪,如果3浪连1浪的1.618都到不了,那它多半不是3浪。如果你能判断市场要出现延长的大行情,那么市场通常会到前面一浪的2.618倍位置上,给予了一个非常好的参考目标。
3、在趋势初期,回撤幅度多为0.618,如果回撤以平台形进行,则多为0.5;在趋势中期,当趋势逐渐明显时,市场回撤0.618的概率开始下降,而是期待偏向于0.5的回调位;
交替原则
即简单与复杂、上升与下跌、推动与调整、规则与不规则。修正波呈现交替现象,如2浪为锯齿,则4浪可能为平台型或三角形等,反之亦然;在时间上也存在此现象,2浪急剧回调,则4浪可能长时间复杂调整,反之亦然;复杂程度上,2浪简单,则4浪复杂,反之亦然。若第2浪为“复式”,则第4浪便可能为“单式”。
1、小的调整匹配着小的推动,中等调整也预示着中等的驱动,大的调整则是在蓄积一波大幅的推动行情,眼前是一个小级别的调整则做好小推动的操作打算,眼前是一个大级别的调整则做好大推动的操作计划。
2、如果2浪出现了简单性调整,则4浪多以复杂的调整,如果2浪调整的时间很短,基本可以判断4浪调整的时间不会很短,可以用已知的去预知即将到来的,从而提高了操作胜算。如果2浪走出了很规则的形态,要注意4浪可以走出不太规则的形态。
经典案例
以牡丹江(600173)上市以来的周K线图为例:第1上升浪是1999年5月21日-9月16日期间,其股价由5.03上涨至9.28元方才见顶回落,涨幅高达80%;第2调整浪是9月17日-12月30日期间,其股价从9.18下跌至6.55元方才调整到位,第2浪长度为2.63元;在该股下跌近30%之后,又于2000年1月起至2月18日期间发动具有爆发力的第3上升浪,其股价由6.48上涨至14.14元方才见顶回落,涨幅高达117%;由于该股的第三上升浪又快又猛,因此第四调整浪从2000年2月21日――2001年2月21日止用了1年的时间在8.9-11.5元的区间内窄幅横向整理,来消化获利筹码,洗盘震仓,期间第4浪长度为2.59元与第2浪的长度相仿,可指示投资者确认该股调整后的支撑位.
驱动浪
规则
一个驱动浪总细分为5浪;
浪1总细分为一个推动浪或一个楔形(罕见);
浪3总细分为一个推动浪;
浪5总细分为一个推动浪或一个楔形;
浪2总细分为一个锯齿形、平台形或联合形;
浪4总细分为一个锯齿形、平台形、三角形或联合形;
浪2绝不超过浪1的起点;
浪3一定超过浪1的终点;
浪3绝不是最短的浪;
浪4绝不超过浪1的终点;
1、3、5浪绝不全部延伸。
指南
浪4几乎总是不同于浪2的调整模式(或译为修正模式、修正形态、调整形态);
浪2通常是锯齿形或锯齿联合形;
浪4通常是平台形、三角形或平台联合形;
有时浪5不超过浪3的终点而结束(此种情形称之为失败);
无论按算术标还是按对数标,浪5达到或略微超过过浪3终点且平行于浪2浪4终点连线的平行线时经常会终结;
浪3的中段在上级推动浪内几乎总是所有同等周期中最陡的一段。除非个别时候浪1初段(浪1开局)更陡;
1、3、5浪通常会出现延伸。(一次延伸看起来被拉长了是因为其修正浪较其推动浪小。延伸浪比非延伸浪长得多,含有更大的次级浪);
被延伸的次级浪经常与其上级浪的浪数(1、3或5)一样;
虽然当3、5浪属于循环级或超循环级和处在更高一级第五浪之内时同时出现延伸具有代表性,但两个次级浪延伸很少出现;
浪1发生延伸的情况最少见;
当浪3出现延伸时,浪1和浪5的幅度多半相等或符合斐波那契比率关系;
当浪5出现延伸时,其幅度经常是1至3浪净幅度的一个斐波那契比率;
浪4大多会结束于浪3的次级浪浪四的价格范围内;
浪4在时间/价格上经常将整个推动浪细分为斐波那契比率
楔形(倾斜三角形)
规则
楔形总细分为5浪;
终结楔形总出现在推动浪的浪5、锯齿形或平台形的浪C中;
引导楔形总出现在推动浪的浪1或锯齿浪的浪A中;
终结楔形的1、2、3、4、5浪和引导楔形的2、4浪总是细分为锯齿形;
浪2绝不超过浪1的起点;
浪3一定超过浪1的终点;
浪4绝不超过浪2的终点;
浪4总在浪1的价格范围内结束(我们已发现道指的一个楔形浪4未触及浪1的价格范围);
随着时间的推移,浪2和浪4终点的连线随浪1和浪3终点的连线收敛或从浪1和浪3终点的连线开始发散;
引导楔形的浪5总超过浪3的终点;
收缩楔形的浪3总短于浪1,浪4总短于浪2,浪5总短于浪3;
扩张楔形的浪3总长于浪1,浪4总长于浪2,浪5总长于浪3;
扩张楔形的浪5总超过浪3的终点。
指南
浪2和浪4通常各自回撤前浪的0.66至0.81;
引导楔形的1、3、5浪通常细分为锯齿形但有时似乎是推动浪;
推动浪内,如果浪1是楔形,则浪3可能出现延伸;
推动浪内,如果浪3不出现延伸,则浪5不可能出现楔形;
收缩楔形的浪5通常超过浪3的终点(未能超越称之为失败);
收缩楔形的浪5通常会结束于或略微超过浪1和浪3终点的连线(超过连线称之为翻越);
扩张楔形的浪5通常在快要达到浪1和浪3的连线时结束;
调整浪:锯齿形
规则
锯齿形总细分为3浪;
浪A总细分为一个推动浪或一个引导楔形浪;
浪C总细分为一个推动浪或一个楔形浪;
浪B总细分为一个锯齿浪、平台形浪、三角形浪或其联合浪;
浪B绝不超过浪A的起点。
指南
浪A几乎总细分为一个推动浪;
浪C几乎总细分为一个推动浪;
浪C长度常常大约与浪A相等;
浪C几乎总超过浪A的终点;
浪B通常回撤浪A的百分之38至79;
如果浪B是奔走三角形,回撤幅度通常在浪A的百分之10到40之间;
如果浪B是锯齿波,通常回撤浪A的百分之50至79;
如果浪B是三角形,通常回撤浪A的百分之38至50;
浪A和浪C终点的连线经常平行于浪B终点和浪A起点的连线(预测指导:过浪A终点画一条与浪A起点和浪B终点连线平行的直线,浪C一到达此线经常会终结);
调整浪:平台形
规则
平台形总是细分为三浪;
浪A绝不会是三角形浪;
浪C总是推动浪或楔形浪;
浪B总是至少回撤浪A的百分之90。
指南
浪B的回撤幅度通常在浪A的百分之100到138之间;
浪C的幅度通常在浪A长度的百分之100至165之间;
浪C的终点通常超越浪A的终点;
注
当浪B长度是浪A长度的百分之105以上且C浪的终点超出A浪的终点,则整个形态称之为扩散平台形;
当浪B的长度达到浪A长度的百分之100以上且浪C的终点未超出浪A的终点,则整个形态称之为奔走平台形。
波浪等级
艾略特波浪理论中的基本信条之一是“时间的长短不会改变波浪的形态,因为市场仍会依照其基本的形态发展。波浪在其运行中可以拉长,亦可以缩短,但其根本的形态则永恒不变。”根据上述理论,一个超级循环的波浪,与一个极短线的波浪(例如分时价格走势)比较,其基本的形态与会依照一定的模式进行。分析的方法亦大同小异。所不同者,乃涉及的波浪级数高低有异而已。
在艾略特的波浪理论中,他将股市运动中的波浪级数分为九级,从他那时研究所得到的资料将最小至最大的波浪给予不同的名称。不过名称对于波浪分析者工作实际上并不重要。通常而言,一个超级循环的波浪可包含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走势。至于微波和最细波,则属于短期的波浪,需要利用每小时走势图方能加以分析。
由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对股市的波浪划分情况作个结论:
1、股价的运动方式不是单纯的呈一条直线,而是如波浪起伏而变化的。
2、推动波或主要趋势行进方向相关的波浪,可细分为五个小级波浪,修正波或者和主要趋势行进方向相反的波浪,可细分三个更小等级的波浪。
3、当一个完整股市的八波运动构成一个周期(五升三跌)后,这个周期便又成为另一个更大等级的股市周期中的一部分。
4、波浪的形状会成为扩张或紧缩式行进,但其基本形态并不因时间而改变。
缺陷
(1)波浪理论家对现象的看法并不统一。每一个波浪理论家,包括艾略特本人,很多时都会受一个问题的困扰,就是一个浪是否已经完成而开始了另外一个浪呢?有时甲看是第一浪,乙看是第二浪。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看错的后果却可能十分严重。一套不能确定的理论用在风险奇高的股票市场,运作错误足以使人损失惨重。
(2)甚至怎样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浪,也无明确定义,在股票市场的升跌次数绝大多数不按五升三跌这个机械模式出现。但波浪理论家却曲解说有些升跌不应该计算入浪里面。数浪(WaveCount)完全是随意主观。
(3)波浪理论有所谓伸展浪(ExtensionWaves),有时五个浪可以伸展成九个浪。但在什么时候或者在什么准则之下波浪可以伸展呢?艾略特却没有明言,使数浪这回事变成各自启发,自己去想。
(4)波浪理论的浪中有浪,可以无限伸延,亦即是升市时可以无限上升,都是在上升浪之中,一个巨型浪,一百几十年都可以。下跌浪也可以跌到无影无踪都仍然是在下跌浪。只要是升势未完就仍然是上升浪,跌势未完就仍然在下跌浪。这样的理论有什么作用?能否推测浪顶浪底的运行时间甚属可疑,等于纯粹猜测。
(5)艾略特的波浪理论是一套主观分析工具,毫无客观准则。市场运行却是受情绪影响而并非机械运行。波浪理论套用在变化万千的股市会十分危险,出错机会大于一切。
(6)波浪理论不能运用于个股的选择上。
留言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