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模型是一个实现课程开发的持续优化与改进的过程。学习方案的开发是多方参与、发挥协调优势的团队共同完成的。这个过程与AGILE模型很像。在实际的项目中重复步骤,使每一个阶段的目标都接近既定的质量要求。
作为上世纪70年代的研究成果,ADDIE可谓是课程开发的“圣经”,几乎没有死角的逻辑步骤,被培训人一直推崇至今。
然后,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内部的迭代更新也更为频繁。而ADDIE因为开发周期较长,逐渐被使用者去繁从简。为了更好的跟上企业迭代的步伐,部分环节开始被弱化,ADDIE的适用性开始减弱。于是乎,像SAM这样的敏捷、持续的高效课程开发模型开始问世。
SAM主要内容
阶段
描述
准备阶段
信息收集
在真正设计开始之前
客户和课程开发团队从广义层面上积极探讨业务问题
为接下来有个好的开始做准备
良好的开端
队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方式,经过思想碰撞,观点不断更新,制定最初的设计方案
聚焦业务绩效目标
迭代设计阶段
项目规划
开发项目细节:影响时间或者预算
不仅仅对管理的成本和质量做到细致考虑,还需考虑与客户进行项目沟通、风险、明细表、范围、人员安排等
附加设计
经过准备阶段的工作,通常需要一个更小的设计团队
考量头脑风暴产生的想法并进行开发
所有的内容需考虑到学员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的需要
在线学习中,设计初稿是用来测试与沟通想法的
重复开发阶段
设计校样
学习方案设计初稿
发现潜在问题,并与客户确认解决策略是有帮助的
The
Alpha
教学实施与应用的完整版本
所采用的内容与媒体
评估
Alpha,修订所有材料The
Beta(第二次修订)
Alpha内容的修订版,确认与Alpha的不同
第二次审阅应尽量避免失误
Gold(第三次修改)
开发的最后阶段
学习项目应充分体现已确立的项目要求
ADDIE的五个要点仿佛是人体的五脏器官,按部就班,相辅相成;SAM要想合理存活,也离不开这些重要的内容。只不过基于一些背景和需求,做出了更为迅速高效的反应。
表面上SAM将步骤进行了缩减,但依然有ADDIE的影子,只不过进行了更叫快速的一个整合,而且一定程度上打乱了次序。那么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
首先,我们可以发现SAM的评估环节并不是在实施后,而是在实施前,由开发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测试评估;
其次,为了能够体现“持续性逼近”,SAM要求能够快速做出评估并迭代,显然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因为一套能够解决问题的课程思路必然需要课程设计者和业务专家的通力合作,因此SAM必须是由团队合作开发的;
然后,SAM力求“现做现卖”,快速找到目标需求,快速解决当下问题,颇有西医“治标”的风格;
最后我们可以发现,SAM更具灵活性和随意性,一旦过程有问题,马上可以重来,重复进行迭代完善,避免了“一损俱损”的尴尬境地。
留言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