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头像

发布时间:2017-02-10 00:00

阅读 1020611 | 分类:企业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成立于1953年,先后隶属于燃料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现为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勘查企业,是煤炭、化工资源勘查及煤炭、化工地质单位的行业管理机构。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下辖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省(区)煤炭地质局、专业局(院)、《中煤地质报》社等19个直属单位。

  经过六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已发展成为集煤炭和化工等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与矿业开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航空测绘、空间遥感、地理信息、建筑施工、矿山地质服务、装备制造、旅业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勘查队伍,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业务范围最广、勘探能力最强、资质最全的中央地勘行业排头兵。

  60多年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先后完成四次全国煤炭资源预测,勘探了我国急需的煤炭、磷、硫、硼、钾、铁等20多种矿产资源;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0000多亿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磷、硫、钾等化工矿产储量100多亿吨;提交各类地质报告10000多件。先后发现了准格尔、兖州、神府等大型和特大型煤田100多处,建成青海钾盐、云南昆阳、贵州开阳等近100家大中型化工矿山。为准格尔、潞安、晋城等几十个大型矿区提供了水源基地,建立了各种水文地质条件下矿区供水与防治水技术体系。

  馆藏了我国全部煤田和化工矿产地质资料,先后制定了十多项行业标准,组织出版了《中国煤田地质学》《中国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中国煤层气资源》、《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与技术新体系》等几十部专著。组织实施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700多项,其中10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特别是2010年完成的《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总局有15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1人获孙越琦优秀青年地质科学奖,3人获得青年地质科技奖,多人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称号和享受国家政府特贴。

  新世纪以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致力于洁净能源的勘查与开发,完成了国家第一批煤层气参数评价井,预测我国煤层气资源量35万亿立方米;积极参与地热能、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煤铀兼探的研究与开发。积极推进向石油、岩盐、金属、非金属等多矿种勘查;在资源勘查、基础工程、航测遥感、稀土冶炼、宾馆旅业等领域形成“中煤长江”、“中煤江南”、“金石彭源”、“煤航”、“华辰”等一批知名品牌。

  近几年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在为国家提供能源保障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在美国、欧盟、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日本、印度尼西亚、蒙古以及非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承担了大批资源勘探、空间测绘、煤层气评价、地理信息系统研建等国际工程项目,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良的服务赢得了良好的国际赞誉。

  社会发展能源之所系,中华腾飞动力之所托。

  展望未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将按照“11463”总体发展战略(围绕一个目标——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新型能源矿产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资源型企业集团,做强做优做大,实现健康、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坚持一个理念——坚持和强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所属单位及总局整体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确立“四商”定位——强化以“大格局、大地质、大经营、大客户”为出发点,把总局发展成为“地质及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商、新型能源矿产开发商、建设工程承包商、城市建设运营商”;实施六大举措——突出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改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经营管理、推进资本运营、推动合作共赢;强化三项保障——党的建设、文化凝聚、机制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发展为重点,以党的建设为保障,深化内部改革,加快科技创新,加强市场开发,强化经营管理,确保发展质量,提升发展速度,全力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努力将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打造成新型能源矿产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资源型企业集团。

留言区(共0条)

暂无留言,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