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
【第6章】 “游乐赌王”林梧桐 愚公精神,开辟云顶
   
 
商帝国管理咨询
  被约:136
实名认证
  查看专辑《“游乐赌王”林梧桐》的全部文章  
决战天球商业模拟_管理人员模拟培训_创业模拟_商战模拟_MBA模拟课程
    就在林梧桐在五金业、矿业、建筑工程业上都做得顺风顺水,事业已经完全走上了轨道的时候,这个不会讲英语、也没有上过现代管理课程的“唐山阿伯”,被业界认为疯狂而又不可思议的幸运儿,在嘲笑声和争议声中,又开始了下一轮更为大胆的冒险——把一座荒山打造成一个犹如仙境的度假胜地。1964年,林梧桐的建筑公司参与承建马来西亚金马仑高原水力发电水坝工程。一天晚上,林梧桐和水坝承包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在金马仑高原共进晚餐。酒足饭饱之后,大家感到很闷热,就到室外散步纳凉。

    林梧桐站在山顶伫立眺望,享受着扑面而来的习习凉风,看着山下斑斓的万家灯火,顿时感觉神清气爽。突然间,他萌生了一个撼世的构想。马来西亚终年皆夏,气候炎热,人人都喜欢登高避暑。而且这些年来,随着马来西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准稳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向往高原旅游胜地休闲消遣的乐趣,可是全马来西亚却没有几个能够提供给人们避暑、度假、游乐的地方。金马仑高原是马来西亚最著名的度假胜地,每年到此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可是,从吉隆坡去金马仑至少要花四五个小时的车程,而且上山的道路又险又窄,弯弯曲曲不好走。如果在离吉隆坡不远的地方,物色到一个适当的高原来修建一个综合性的避暑度假胜地,那岂不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如若建成必将会大受欢迎!这一念头让林梧桐兴奋不已。回到吉隆坡之后,他从土地局借来当时最全的马来地图,迫不及待地把地图摊开在桌子上,物色选址。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和研究后,他发现在文冬山附近有一个叫云顶森芭(GentingSempah)的地方,那里有一座乌鲁加里山,海拔1800多米,距吉隆坡58公里,地点适中,正是林梧桐心目中理想的高原。

    这个发现使林梧桐喜出望外、激动万分。在短短几天中,他就亲自组织了一支探山探险队伍进行实地勘查。攀上云雾缠绕的云顶森芭后,林梧桐不由地被山峰上纯朴的自然之美和高原清爽宜人的气候深深吸引。对这片原始的荒地,林梧桐一见倾心,心中的蓝图也更加清晰了,他发誓一定要把这里变成梦想中的旅游胜地。其实,林梧桐心中的这个理想的“胜地”,当时仅仅是一片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与彭享交界的荒山野岭,人迹罕至。除了林梧桐之外,没有人愿意在这里投资。所以,当得知林梧桐把全部身家都投入在这样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还“妄图”把这里开辟成旅游胜地时,他的朋友和手下的承包商都被吓坏了,他们都劝林梧桐说:“你都已经45岁了,而且事业有成,何必去冒这个险,没有人会对这个项目感兴趣,一旦血本无归,半生的心血可就付之东流了,况且,也不会再有年轻时创业的激情和体力了啊!”也有些人认为,林梧桐的这一想法简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是天方夜谭,他们甚至直截了当地说林梧桐是他们见到过的最疯狂的“傻子”!


    面对善意的规劝和非善意的冷嘲热讽,林梧桐仍然不为所动,他想起了中国古老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年逾九旬依然有那样坚定的决心和魄力,而且最终成功。自己还不到50岁,精力和体力都很充沛,还怕做不成吗?再说就算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做不成,就像愚公所说的,我还有儿子,儿子干不成,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早晚有一天,这座自己理想中的乐园会高高地伫立在这高山之巅。林梧桐一直坚信“嘴巴说能办得到的事情,手就能做到”,在他看来,任何时候都是创业的良机,尤其是那些无人问津的行业,因为没有竞争,所以一旦成功,回报就更为丰厚。就是凭着这么一股精神,林梧桐执着地开始了打造云顶度假村的计划,并迫不及待的把构思付诸行动,大有笑话由人,荒山独我行的气概!林梧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彭亨州去申请云顶森芭的土地所有权。提出自己的想法后,当时的文冬县县长告诉他,联邦政府已有意在那里开发旅游胜地,并劝他直接与联邦政府接洽。林梧桐当即返回吉隆坡,拜会了马来西亚的首任首相、被誉为马来西亚“国父”的东姑•阿都拉曼。东姑向林梧桐透露了这样的信息——政府的确有意开发乌鲁加里山,但是,因其中涉及时间、财力和局势等问题,一直未能推行,最后决定交由私人企业去推行,但还没有私人或企业愿意承包这个项目,目前这个人选还在谋定中。林梧桐立即抓住了这个机会,短短一个星期内就准备好了计划书并呈给政府。东姑对他的计划大加赞赏,并鼓励他即刻进行。1965年4月,林梧桐成立了云顶高原私人有限公司,并分别向彭亨及雪兰莪州政府提出了4940公顷以及1110公顷永久地契土地的申请。在东姑首相的推荐与支持下,彭亨州政府的地契很快批了下来,但雪兰莪州务大臣拿督哈仑只同意批给他一张99年期限的地契。为了争取到永久地契,林梧桐亲往雪州州府拜会哈仑。他解释说云顶森芭是一个荒芜的深山,如果要建道路、酒店、水电等基本设施,要投入巨资并花上30至40年的建设时间。若只批给99年期限的地契,等于刚发展好这片土地后,就双手奉送给政府,这对开发商来说不符合经济原则。林梧桐因势利导,继续强调说,假如雪州政府拒绝他申请永久地契土地的要求,他就只好发展位于彭亨州境内的那片土地,这将使彭亨在金马仑高原、福隆港以及东海岸的海滨之外,再添一个高原旅游胜地。那么,雪州将在旅游业方面,远远落在彭亨之后。一番因势利导的分析后,林梧桐终于获得了雪州政府批下的永久地契。

    拿到了地契的第二天,林梧桐就亲率工程队开进云顶,由此掀开了开发云顶高原的序幕。林梧桐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开辟上山的道路,当时政府部门做了简单的估算,认为单是要修好这条通往山顶的路,就至少需要15年的时间。而林梧桐却大胆地提出了用6年时间完成由山脚直通山顶、全长20公里的道路,并在高原顶上建造酒店、高尔夫球场等娱乐设施的计划。


    在修路期间,林梧桐得知政府准备在山间兴建一个电讯塔,就建议直接将电讯塔建在山顶效果会更好,并申请由自己来接手这一项目。政府同意了他的建议,并愿意给予他90万令吉作为政府补助资金,但也向他提出一个不容商量的要求——三年内修通道路。这就意味着,政府估计要15年、林梧桐计划用6年时间完成的山路,也因此提前到三年必须修好。林梧桐毅然接受了这个在别人看来根本不可能成功的挑战。他深知这三年,是自己整个事业生涯的关键,如果公路建不成,不但云顶之梦会成为泡影,一辈子辛苦打下来的基业也将随之沉沦。但是坚定的林梧桐依然义无反顾,执着的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甚至“赌”上了自己的生命。开山辟路,自古以来就是最为艰巨的事情。为此,林梧桐投入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动用了家族公司的一切设备和资源,包括各种重型机械,带领着他的工程队,以三年日夜不停的24小时轮班制施工,终于建成了这条“天路”。在筑路的工地上,年近50的林梧桐一马当先,集总经理、工程师、探山队队长和监工等职务于一身,一切亲历亲为,披星戴月,在荒山中寻找自己的梦想,这期间他先后六次或因大树突然倒下,或因泥土突然塌方,或因汽车差点滑落悬崖,而与死神擦肩而过。也许是冥冥之中,上天对这位有着坚定信念,敢于创造奇迹的硬汉格外眷顾,每次他都能逢凶化吉、平安无事。后来,每当被问及当时的情景时,林梧桐总是幽默而平静地说:“能够活着重述当年的惊险,真是一件大幸事啊!”路修好了,林梧桐却依然不敢松懈,因为接下来的山顶度假胜地的建设同样是一项极为巨大而艰辛的工程。从1965年开山建路到1971年云顶对外营业,整整七年,林梧桐的企业只有支出没有收入。更为艰难的是,这期间他还曾因为甘姆布水利灌溉工程一度陷入经济危机、公司濒临破产的困境,个人的健康也曾几度亮起了红灯,但是无论多苦、多难,林梧桐从未想到过放弃。在云顶度假胜地的建设过程中,林梧桐曾多次邀请一班好友和同行投资入股,但均遭到了拒绝,大多数人劝他放弃计划,也有一些人不怀好意地嗤笑说:“看吧,林梧桐的‘疯病’又犯了!”林梧桐早已习惯了在别人的嘲笑中前行,在他看来,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压下“赌注”,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他就是要将别人的嘲笑变成一股强大且不可战胜的力量,把工程做成功来证明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林梧桐后来回忆说:“我很庆幸当初他们拒绝了我的邀请。不错,我得孤军作战。可是没有其他股东的干预,我作决定时就可以当机立断,掌握先机。如果当初有其他股东介入,人多,意见也多,决策难免会有诸多的拖延,云顶的开发肯定难以成功。”


    路通以后,水电的供应又成了问题。在水的方面,因为山上有水源,林梧桐就自建了一套供水系统:建立一座水源收集站,把从山涧取得、贮存的天然泉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用水泵抽送到山头需要用水的地方,实现了自给自足。由于水源是山峰的一边才有,他又把有水的一边作为专门的水供区严加保护,把无水的一边作为排污用途。既保证水源供应,又确保了环境不被破坏。这项供水系统一直沿用至今。云顶的电最初是由自置的12架大型发电机所组建的中央发电系统提供。需求增加后,林梧桐曾请求国家电气局为其供电,但对方因架设线路耗费太大而拒绝了。于是,林梧桐就自己拿出2000多万令吉把云顶的电流供应系统与山下国家电气局的电流网络作了连接。之后,他又再耗巨资提升了原有的发电设备,确保了云顶不会因政府供电中断而停电。

    由于云顶与外界隔离,在消防安全方面,林梧桐也是自组队伍,建造了一座有电讯警报的五层楼的消防大厦,对各种火灾及安全事故进行防控和抢救服务。直到1997年,云顶的“消防部队”,才由政府接管。之后,林梧桐又以个人名义购进大量先进的消防灭火设备赠送政府,让云顶高原消防局成为了马来西亚设备最优良的消防局之一。在整个修建过程中,林梧桐特别重视对高原林木及环境的保护。林梧桐认为,云顶四周的森林是云顶作为高原旅游胜地的特征,也是吸引旅客的一项重要资本,如果丧失了这大片青葱翠绿的林地,那它与其他旅游胜地便没有什么差别了。林梧桐最初给云顶(Genting)命名的中文名字是银顶。他当时认为,开发高原旅游胜地的念头是在金马仑高原萌生的,银正好与金相对,是富贵吉祥的好兆头,而顶则把旅游胜地的位置描绘得非常贴切,所以把“Genting”翻译成银顶是非常恰当的。

    但银顶启用不久就遭到了很多人的非议,有人说它并不能真正反映山顶的意思,也有人说让名称穿金戴银太俗了。最后,林梧桐鲜少参与商业意见的太太提议说:“Genting既然在山上,伸手就可以摸到四周飘浮的云,为什么不干脆就叫云顶?”一言惊醒梦中人,林梧桐当即拍板,定名“云顶”。

    就这样,在一片荒原之上,林梧桐凭借着愚公移山般的精神和信念,终于建造了一个世界级的度假胜地,一个他梦想中的世界。
“游乐赌王”林梧桐 愚公精神,开辟云顶-“游乐赌王”林梧桐-商帝国管理咨询-五略商书
声明:该文及以下回复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五略商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转自《五略商书》,作者商帝国管理咨询!
0人评论,点击参与
  相关阅读
【第1章】“游乐赌王”林梧桐 2
【第2章】“游乐赌王”林梧桐 辗
【第3章】“游乐赌王”林梧桐 牙
【第4章】“游乐赌王”林梧桐 涉
【第5章】“游乐赌王”林梧桐 承
【第6章】“游乐赌王”林梧桐 愚
【第7章】“游乐赌王”林梧桐 奢
【第8章】“游乐赌王”林梧桐 多
【第9章】“游乐赌王”林梧桐 古
【第10章】“游乐赌王”林梧桐 出
北京商书策管理咨询,专业的精益生产咨询、人力资源咨询、企业内训
约课
讲师
学院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