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模型包含六个要素:问题、相关的实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社会背景支持。 (1)问题(包括疑问、项目、个案等)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LE)的中心是学习者要尝试解决或决心要解决的各类问题。因此,学习环境主要基于疑问的、问题的、个案的、项目的学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问题包括三个整合的成分:问题背景是指描述问题发生的物理的、组织的和社会文化的背景;问题的表征必须是有趣的、吸引人的、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的,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心理上的躁动问题的操纵空间是指学生必须操纵某些东西、构建一个产品、操纵某些维度、做出决策和用某种方式影响环境,他们才能积极地投入学习 (2)相关的个案或实例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相关案例可以在两个方面支持学习者的学习:1)帮助学生记忆 2)加强认知灵活性,该理论主张提供有关内容的多种表征和解释以表现内在于知识领域本身的复杂性、某一观点概念间的联系和概念内部的联系,用多重的、相关案例来传达在很多问题上的多种观点 (3)信息资源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应提供可供学习者选择的、丰富的和随时可见的、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图形、声音、视频和动画等)以及通过Web浏览器从Internet上获取的各种有关资源 (4)认知工具 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型和设备(Derry,1990),通常是可视化的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如知识库、语义网络、几何图形证明树、专家系统等。 学习者可以利用他们来进行信息与资源的获取、分析、处理、编辑、制作等,并可用其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替代部分思维,并与他人通信和协作。认知工具在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作为个人认知能力的脚手架发挥作用。 他还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表述问题(如视频工具),更好地表述学习者所知道的知识以及正在学习的客体(如图表工具),或者通过认知工具自动解决一些低层任务或代替做一些任务来减轻某些认知活动(如计算工具)。 常用的认知工具又六类:问题/任务表征工具、静态/动态知识建模工具、绩效支持工具、信息搜集工具。 (5)会话与协作工具 提供共享信息和知识建构工具的途径以帮助学习者通过合作对知识进行社会性的建构与共享,学习者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协商,共同建构知识的意义 (6)社会/背景支持 在设计和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时,考虑情境因素对成功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 乔纳森强调上述模型主要是为设计支持建构性学习的学习环境提供指导,而不是为教学提供指导。并且他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并不适合于所有的学习结果,它比较适合于学习这个人的或协作的知识建构和问题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