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 |
科普|遇到疫情社会性隔离,来看看小动物们怎么做的吧,一点不比人类差 |
|
领导力研究领域前三名,谦虚点吧 |
查看专辑《乱弹琴》的全部文章 |
社交隔离,即保持个体的相对独立性,与社会的基本接触断绝。 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饱尝隔离之苦,工作静止,社交静止,生活静止,在无法到处歌舞升平、胡吃海喝、呼朋唤友,导致抱怨四起,很多人甚至心理都出现了问题。可是你知道吗?这不是人类的独特行为,为了防止疾病流行,很多群居性动物都会采取“社交隔离”,改变行为以遏制疾病传播,有的做得比人类还要理性和自觉。 对于人类来说,社交隔离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对于那些低级动物来说,为了生存而与自己的同类保持距离,看起来很别扭,甚至有些不堪忍受。可事实上,隔离在动物界普遍存在,这不仅仅发生在那些习惯独居的动物身上,对于很多群居性动物来说,社交隔离也同样根植于其基因中。 从我们熟知的蜜蜂、蚂蚁,到老鼠、猿猴、蛙类……每当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意外来袭,它们都会为了减少集体感染,自然而然地远离危险。 蚂蚁:迅速行动,全体动员 有着“超级生物体”之称的蚁群往往由无数只蚂蚁组成,它们干起活来各司其职,井井有条,就像大脑里的神经元一样。作为社会性极高的生物,蚂蚁对“社交隔离”这事儿当然很擅长,不过它们发现病菌并防止其扩散的方法和效果仍然令人啧啧称奇。 就拿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的黑色园蚁来说吧。一旦蚁群中有成员发生了真菌感染,其行为规律就会迅速做出改变。通常,蚁群至少包括看护蚁和采集蚁两种,前者“主内”,负责照看家里的小蚂蚁,后者“主外”,负责外出觅食。采集蚁感染病菌的几率较大,一旦在旅途中不意“中招”,看护蚁和采集蚁都会迅速采取措施防止病菌扩散。 《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这种反应甚至在采集蚁发病之前就开始了,它们会主动进行“自我隔离”。研究人员将部分采集蚁暴露于一种真菌孢子中,才过了短短不到一天,这些采集蚁就开始延长“外勤”时间,减少同其他蚂蚁的接触。未被感染的采集蚁也开始尽量远离已经感染的“队友”,而看护蚁则会赶紧把幼蚁往蚁巢的更深处转移。 目前还不清楚蚂蚁们是如何知道自己被感染的,但它们如此迅速地采取行动,无疑在遏制疫情方面成效显著,——这也是人类社区在很多流行病中错过的机会。 蝌蚪:游得远点更安全 过去人们并不清楚,除了人类之外的动物是否具有识别同类患病、并减少其他成员感染风险的能力,直到上世纪90年代晚期,有学者发现美洲牛蛙的蝌蚪十分擅长躲避一种危险的细菌感染,这种细菌能导致消化系统的疾病。蝌蚪一旦发现同伴感染,就会游到远离其约一英尺之外的地方。 主导该研究的耶鲁大学科学家斯凯莉教授认为,被捕食者在遇到天敌时,行为甚至身体都会出现巨大变化,从动物的角度看,对疾病风险做出类似反应很可能是基于同一原理,即保护自己,远离危险。健康的牛蛙蝌蚪能嗅出患病蝌蚪在水中释放的化学物质,不过具体的发现机理还不清楚。 蜜蜂:两种信息素是关键信号 与所有的蚁类一样,数百种蜂类同样也是社会化昆虫,它们彼此之间有着精密的分工体系,往往“数代同堂”。如此庞大的家族,要想避免病毒导致“群死群伤”事件,唯一的办法只有“早发现、早处置”。 比如,有一种细菌性疾病名为“美洲蜜蜂幼虫腐臭病”,蜂卵一旦染病,就会散发出两种特殊的信息素,而成年蜜蜂感受到这两种信息素的混合气味之后,就会迅速行动,反应比仅感受到其中任何一种信息素时积极得多。它们一旦找到来源,就会毫不犹豫地把所有染病的蜂卵统统搬出蜂巢。该项研究刊载于《科学报告》杂志。 西部低地大猩猩:看着不对立马离开 跟人类一样,大猩猩具有发达的视觉,所以即便不能像蜜蜂或蝌蚪那样嗅出危险,却仍能通过眼睛发现疾病并主动离开。 西部低地大猩猩是群居性动物,其中的雌性大猩猩会选择在不同的群体之间生活。201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某个群体中是否有大猩猩患有雅司病,是母猩猩决定是否选择这个群体的关键因素。雅司病是一种热带皮肤病,可导致皮肤严重肿胀。在对近600头大猩猩跟踪研究了10年之后,研究人员发现雌性大猩猩会不计一切代价远离患有雅司病的群体。 黑猩猩也有类似的警觉性。早在上世纪60年代,据灵长类动物专家古戴尔首次报道,黑猩猩会排斥得了脊髓灰质炎的个体,健康的黑猩猩甚至会对患有这种传染病的个体发起攻击,尽管古戴尔也发现,有些得病的黑猩猩最终会幸运地恢复健康并重返“大家庭”。 狒狒:少梳理毛发保平安 虽然我们的一些灵长类动物,在避开疾病时方式非常激烈:有的把“病友”赶出群去,有的则是患病者自己“自觉离队”,但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物和疾病的种类。比如,对于高度社会化的狒狒来说,它们对感染了寄生虫的成员就完全不会采取“强制隔离”,而仅仅是减少为其梳理毛发的时间,直至“患者”病去体安。 有研究人员曾对加蓬共和国的25头狒狒进行了2年多时间的研究,他们发现,感染了更多寄生虫的狒狒较少地被别的狒狒梳理毛发,但其他一切如常,它们并不会像大猩猩那样被群体驱逐或抛弃。研究者收集了狒狒的粪便,发现患病的狒狒粪便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健康的狒狒对这些粪便也唯恐避之不及,说明它们知道这些粪便中有更多寄生虫,并且能据此判断,什么时候应该削减对粪便主人的打扮。 当研究人员对患病狒狒加以治疗,去除其体内的寄生虫之后,其他狒狒就又开始像平常一样为其梳理毛发了。 老鼠:得了病也不嫌弃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大多数人眼里耗子是龌龊、肮脏的代名词。可是与前面几种选择远离、抛弃甚至驱逐患病同伴的动物相比,实验观察中老鼠在社交隔离方面的表现完全相反,不会动不动就弄翻“友谊的小船”,让人感到颇有几分侠肝义胆! 2016年,科学家们对瑞士一个谷仓的野生家鼠进行了一次研究,目的是观察传染病的爆发会对其行为产生什么影响。为了模拟疾病,研究者让部分家鼠注射了脂多糖,这是一种构成细菌细胞壁的物质,会引起老鼠的免疫反应并导致全身性疾病。鼠群所有的老鼠都安装了无线电跟踪装置,以便观察病鼠和健康家鼠的不同行为。 结果让人始料未及。与昆虫和大猩猩不同的是,健康的家鼠仿佛对病鼠熟视无睹,毫不避讳,仍像往常一样与其共处。倒是病鼠自己会减少与其他老鼠的接触。苏黎世大学生物学家罗普斯认为,这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方面的意义:病鼠也许仅仅是感觉无精打采,而非有意远离亲属,但这的确能降低其他老鼠感染的风险。 吸血蝠:更依恋亲密家庭成员 吸血蝠结群而居,每个群体里蝙蝠的数量少则数百多则数千,社交行为对于它们的生存极其重要,相互抚触、分享食物等“互助行为”是每只蝙蝠都离不了的。吸血蝠每个夜晚都需要进食约一汤匙的血液,三天不饮血就性命堪忧。那些找到血液的蝙蝠,往往会通过反刍向不太幸运的同伴喂食宝贵的劳动成果。 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来自巴拿马史密森尼热带研究所的科学家对一小群圈养的吸血蝠进行了研究,他们给部分蝙蝠注射了细菌,刺激其免疫系统使之患病。观察结果显示,所有的蝙蝠仍像往常一样交往并分享食物,不过得了病的蝙蝠会减少与其他成员的社交。有趣的是,和人类十分相似,它们更倾向于斩断“弱关系”,对一般成员提供和接受更少的互相梳理,但与亲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则更正常。 研究人员认为,了解蝙蝠在疾病面前社交行为的改变,是预测病原体在群体中传播渠道和速度的关键一环。观察吸血蝙蝠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性动物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以及这种作用会如何改变或维持不变,而这都是很重要的。 总而言之,为了抵抗流行病,人类所做的牺牲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不自然”,作为动物界的一员,“社交隔离”真的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啦。 |
声明:该文及以下回复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五略商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转自《五略商书》,作者天河剑! |
|
相关阅读 |
绿色管理
|
|
管理学
|
|
商标近似的判断标准,不懂会吃大亏
|
|
制造业运营管理概念与要素大全
|
|
为什么很多人一生停留在“打工赚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