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IE的五个要点仿佛是人体的五脏器官,按部就班,相辅相成;SAM要想合理存活,也离不开这些重要的内容。只不过基于一些背景和需求,做出了更为迅速高效的反应。
表面上SAM将步骤进行了缩减,但依然有ADDIE的影子,只不过进行了更叫快速的一个整合,而且一定程度上打乱了次序。那么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
首先,我们可以发现SAM的评估环节并不是在实施后,而是在实施前,由开发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测试评估;
其次,为了能够体现“持续性逼近”,SAM要求能够快速做出评估并迭代,显然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因为一套能够解决问题的课程思路必然需要课程设计者和业务专家的通力合作,因此SAM必须是由团队合作开发的;
然后,SAM力求“现做现卖”,快速找到目标需求,快速解决当下问题,颇有西医“治标”的风格;
最后我们可以发现,SAM更具灵活性和随意性,一旦过程有问题,马上可以重来,重复进行迭代完善,避免了“一损俱损”的尴尬境地。
SAM作为一种快速迭代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模型,与ADDIE相比,速度快,效果好,评估早,成本低,适应了当前快速节奏的时代。它来源于E-learning,因此更适合于该领域,对于线下开发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尽管SAM有其优势,但是我们仔细发现,他的核心思想并逃不出ADDIE的框架,只是做了分解或者说碎片化、阶段化。第一,ADDIE还有其存活的空间,尤其在大型的基础性的学习项目中;第二,ADDIE的思想仍然被SAM传承而不是被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