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庆一生简朴,尽管坐拥亿万资产,却从不奢靡,他对于吃的原则是“简便”,每天早上的公司会议,王永庆会享用并不丰盛的早餐:牛奶、咖啡和鸡蛋。他喝咖啡的时候有一个习惯,把奶精倒入咖啡后,一定会再倒入些许咖啡到装奶精的小盒子,将残留奶精涮出来再倒入咖啡中,确信没有浪费后,才慢慢地享受。除了商场的必要应酬外,王永庆很少去碰那些山珍海味,他最常吃的就是台湾最为普遍的家常卤肉饭。对于穿的方面,王永庆一直以“整洁”“经营之神”王永庆和他的“王国”是台湾企业界当之无愧的“王中王”为原则,他每天早上跑步穿的运动鞋,总是要穿上好几年,直到磨破了,不能再穿了,才会换掉;而一条运动时用的毛巾,他居然用了近30年;他的座驾是一辆1988年产的凯迪拉克,20年来一直使用着。
每次到台塑旗下的酒店、宾馆、企业视察,王永庆必然会到洗手间走一趟。看看里面是否有没用完就丢到垃圾桶的小肥皂。如果有,他便会立即叫人回收起来,再重新融在一起继续使用。最疼爱的女儿王雪龄结婚时,王永庆陪送的嫁妆,除了一张无限期提供学习费用的凭据外,就是一把普通的剃须刀,好让女儿自己给丈夫刮胡子。王雪龄的婚礼比普通人家的还简单,至于她手上的新娘捧花,则是跑了许多花店比较后才选购的最便宜的一种。王永庆几乎每周都要给子女们写信。为节省邮资,他通常用一种很薄的信纸,密密麻麻写满正反两面,其中就蕴含着这位饱经风霜、阅尽人世沧桑的老人对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创业历程的无限感慨和对子女们的殷殷期望。有一次,公司的一位高管看到王永庆办公室里的地毯实在太旧了,就花了1000美元更换了新的地毯,结果王永庆看到后,十分不悦,一向待人温和的他还差点对这位高管大发雷霆。除了自己节省,王永庆也要求家人不要大手大脚的花钱。有一次王永庆的小舅子从香港带了两条领带送给他,明明一条1200元,小舅子怕被王永庆责怪,于是少报一个零,骗王永庆说一条只要120元。没想到隔天一早,王永庆还是把小舅子叫进办公室质问:“南亚做的领带一条才40元,为什么要从香港买一条120元的?”足足念叨了半个小时。在王永庆的影响下,他的子女们生活也都十分简朴。女儿王雪红是台湾的女首富,可她平时总是留着黑色直发,身着最为普通的黑色套装、黑框眼镜,看起来和普通的上班族没什么区别。她随身携带,用来记录事情的笔记本,还不到五元钱,朴素的就像是像小学生用的作业本一样。她的座驾是开了好几年的丰田Camry。其他的子女也都很少开豪华轿车,而是驾驶台湾当地的品牌轿车。至于名牌服装、名牌手表和首饰,除非必要的场合,平时是坚决不穿、不戴的。即使是外出需要乘飞机,也都是搭经济舱。 台塑集团所辖的企业、工厂,同样也浸染了王永庆的勤俭风格。每一张纸都不能随意丢弃,必须要正反两面用过才行。工人所戴的手套,也要多次使用。但是,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王永庆却从不小气。王永庆常说:“有钱不去做公益,是一种罪过。”他一生中为慈善事业捐赠无数,是历史上捐款数额最多的台湾企业家。这就是为什么看起来像守财奴一样的王永庆能够赢得那么多人的钦佩和敬畏的原因。早在1963年,王永庆就独立投资1.5亿元,创办了私立明志工业专科学校,并发展为今天的明志科技大学,专门为台塑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因为自幼家贫,父亲王长庚生病时没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良好照顾,这让王永庆一直难以释怀。1976年,王永庆特别捐出20亿元新台币,创立了长庚纪念医院。一方面是为了服务社会,特别是广大的民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纪念于1961年去世的父亲王长庚。王永庆从来不吝投入巨资,添购最先进、最完备的医疗设置,聘请最权威的医生、专家,提升医疗质量,服务广大民众。如今,长庚医院早已成为台湾岛内最为知名的医院之一,但是看病的费用却始终在普通大众的承受范围内,对于特别困难的病人还予以减免医药费的特殊照顾。居住在台湾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居民,生活大多非常困苦,王永庆让这些少数民族子女到自己旗下的长庚技术学院学习,不但免除学杂费、包吃包住,每月还给每人发1000块零用钱,十几年下来,就花费了15亿新台币。王永庆认为,一个人一辈子吃、喝有限,重要的不是要赚多少钱,而是能为社会做多少事,在他眼中,一个企业领导人最重要的是“忠实、忠实去做”。作为最早来祖国大陆投资的台湾商人之一,王永庆对这里充满了特殊感情。2004年,王永庆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提出在贫困地区兴建1万所希望小学并设奖学金,捐赠金额达30亿元人民币。在自己的祖籍地福建安溪,王永庆出资15亿元人民币,购买并捐赠了1.4万多套“电子耳”,帮助失聪儿童开口说话。2008年5月,王永庆投资设立的目前大陆最大的台资合作医院——厦门长庚医院,也正式开业运作。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王永庆更是在最短时间内慷慨解囊,捐款一亿元人民币协助灾区的恢复建设。其深埋心中的那股大中华情结,可见一斑。每天晨跑一小时,这是王永庆自中年以后就养成的习惯,数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在他看来,跑步虽然很辛苦,也很枯燥,但是为了身体健康,就必须持之以恒地跑下去,久而久之,像是日常工作之一,反而不觉得辛苦了。七十多岁以后,他才在医生的建议之下,改以步行、打坐养生。他还自己发明了一套“毛巾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即使出差在外也不例外。因此,即使岁月已在他的脸上留下痕迹,他却仍然能保持矍铄的精神面貌和笔挺的腰背。王永庆一生勤勉,他每周的工作时间均在100小时以上。除了参与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之外,闲暇时间,他几乎都在写书,因而,著作甚丰。他每天都在清晨三点钟就起床,做完“毛巾操”再梳洗一番,就开始埋案著书。当然,他不是在为自己立传,而是将平日的点点滴滴及感想、经验写下来,然后再收集整理成书。
王永庆说:“写书只是把我日常生活的感想记下来,以便给年轻一代经营事业、为人处世提供一个参考。”王永庆自律甚严,但对员工却非常大方,每次出书就会指示“只送不卖,员工每人一本”,他的四本装的《王永庆谈话集》第一版即印了10万套,他自掏腰包送给员工及亲友,这就花去了1.2亿新台币。2008年10月11日,因担忧美国金融风暴对台塑集团产生的冲击,王永庆偕同夫人李宝珠和女儿王瑞华前往美国,视察公司生产线。起初家人很担心年过九旬的王永庆能否经得住,王永庆的名字代表着一种强大的力量长期间旅途跋涉,提出派遣公司其他高层代其赴美,可一向亲力亲为的王永庆坚持亲自前去。谁知,这一去竟然成为了他传奇人生的终结。美国东部时间10月15日,上午9时38分王永庆因心肌梗塞导致心肺衰竭在新泽西州去世,享年92岁。一代“经营之神”突然离世的消息传回台湾,立即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很多人都感慨地说王永庆的离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王永庆的世纪人生虽然已经划下了句点,但是他非凡的人格魅力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无可比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