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
【第11章】 《五略管理法》,是继承经典,更是传承文化
   
 
商侍郎
  被约:15
实名认证
专家认证
只想做个管理界的伯乐
  查看专辑《《五略管理法》--宋志平、李兴钰、徐洪才推荐的管理书》的全部文章  
决战天球商业模拟_管理人员模拟培训_创业模拟_商战模拟_MBA模拟课程


《五略管理法》是董立杰、董立志先生合著的管理学著作,是最具落地的团队打造、流程型组织变革、提高经营效益、提高管理水平、改变思维形态的管理模式,更是识人、用人的重要工具。五略管理法,发现了深藏在每一家基业长青企业背后的成功密码:那就是经略、战略、方略、胆略、操略,即“五略”。《五略管理法》提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融合中华文化、哲学和价值观,更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核心管理方法和工具,总结为“一法二元三理四纵五横”的企业管理模型。

一、中国管理发展简史

中国管理学存在的历史非常久。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萌芽于夏、商、周,繁荣于春秋战国,定型于汉、唐,盛行于明清,振兴于现当代。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和实践活动中,记载着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关于国家管理、军事管理、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学说和主张,蕴藏着丰富的管理智慧和实践经验。

1、传统管理时期(1840年前)

先秦时期是中国管理思想的萌芽、兴起时期。《周易》哲学观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先秦诸子集中了古代管理智慧的精华,这些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孔子、孟子、荀子的经典著作中,仁义礼智的儒家体系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老子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无为而治是其管理思想的核心。法家直接影响历代政治统治,其核心是法术势思想。孙子兵法是战略思想的跨时代巨著,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墨子的尚同、节用思想对现代管理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秦汉时期是中国管理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所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均为中国秦后历代王朝所沿袭。秦始皇推崇法家,而汉代则“霸王道杂之”。到汉武帝时,采用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的儒家学说成为绵延中国整个封建王朝的正统意识形态。汉代通过盐铁专卖等一系列经济措施,形成了全国经济调控体系。

隋唐时期是中国管理思想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隋朝重新统一全国,大唐帝国把中国封建王朝推向顶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也得到了充分发展。隋唐时期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治理和中央集权,隋文帝在推行三省六部制和精减地方行政机构的同时,还别开生面地创立了科举制度;唐太宗知人善任,善于纳谏,建立了议事制度,推广和完善隋朝所创的科举制度,组织编纂了“贞观唐律”。隋唐时期,对土地和赋税管理制度进行了变革,出现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劝农桑,薄赋徭”,人民得以修养生息,经济快速复苏发展。

清前期是清王朝的巩固上升时期。帝王从巩固自身统治角度出发,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改革田赋和科举制度,使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最后一个盛世,即康乾盛世。同时,商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著名的十大商帮,即山西帮、宁波帮、陕西帮、山东帮、广东帮、福建帮、洞庭帮、龙游帮、江右帮、徽州帮。各个地方商帮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团结互助、诚信勤勉,但由于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各具不同的特征。

2、近现代管理时期(1840-1949)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爱国救亡运动,出现了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一些开明的清朝官员力主“师夷长技以制夷”,推行洋务运动,兴办企业,如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的上海制炮局等。而一些实业人士也开始挣眼看世界,实业救国,创办了如南海的继昌隆巢丝厂、烟台张裕酿酒厂等企业。这些企业购进外国先进设备,向海外探询管理之道,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先生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介绍到中国,也逐步形成了“救穷防不均”、“开放”等经济管理理念。同期,一批留学欧美的学者开始回国,带回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并进行经营管理实践。在国统区,民族资本家和企业家在官僚资本、外国资本的夹缝中求生存,进行着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没有拘泥西方科学管理表层的机械形式,着重人的感情、心理,创办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富有竞争力的企业,如民生公司、东亚公司等。而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公营工业企业的管理则主要参考苏联的做法,并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创新,如刘少奇的“三人团”、“长务会议”等。

3、当代管理时期(1949至今)

新中国成立,主要参照苏联的管理模式,同时部分吸收西方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实行计划管理制度、按劳分配制度、经济核算制度、生产技术责任制度、劳动保护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等等。在经济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不能完全照搬苏联的管理模式,需要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管理体系。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此方面的最初探索。在经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后,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到”的方针,全面开展经济管理的新尝试,扭转了工业生产的被动局面。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创造性地提出了“鞍钢宪法”与“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模式,是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企业管理问题上的创造性发展,对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明确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开始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从此,我国开始进入经济管理思想与实践创新的黄金时期。无论是宏观的经济管理领域,还是中观的产业经济管理领域,或是微观的企业管理领域,均在吸收西方管理科学的同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中国管理开始走入新的时代。

但,中国的管理制度不管如何变迁,始终是以先秦时期创立的各种管理思想和学说为根基,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融合、优化,是一直根植于中华传统文明的基础上。

事实证明,也正是这种围绕核心、兼收并蓄的文化大融合,始终坚持一条主线的发展方式,才是保障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生生不断的法宝。

所以说,中华管理,其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

二、《五略管理法》是中国管理和文化的经典提炼与传承

从根本上说,西方的管理学根源于中华先秦时期的法家思想,又做了适应于西方文化的改变和革新,其精髓与中华管理一脉相承。管理和文化是一对兄弟,手足不可分割,离开文化的管理不会有效,反而会引起动乱,而离开管理的文化就会失去规则,会横生枝节。

《五略管理法》的管理思想就是:管理,本身即融合了管理学、哲学、伦理学的综合体,如果把管理分成头、身、脚三部分,其脚即哲学,其身即管理学,其头乃伦理学。哲学和伦理学,即是中华传统的完美传承,而管理学,既包含中华经典管理思想,又同样的融合了西方的现代管理思想,将中华管理进行了极大的丰富。

其所描述的“管好三件事”源自于法家,“培养三个人”源自于兵家,“找到三颗心”源自于儒家,管理之变“3+1”和“三面翻原则”源自于道家,而五略管理法则是在《管子》和《三略六韬》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将诸子百家思想中的共同点挖掘出来,又通过多个历史事件,结合现代企业的真实案例,独树一帜的提出了“五略”的概念,找到了组织建设的核心和基础。

《五略管理法》,是对中国管理和文化的经典提炼与传承。

三、购买《五略管理法》书籍、合作培训及管理咨询业务

联系人商先生 18866129952(微信同号)

==============================

《五略管理法》作者之一:董立杰,雅号:天河无右,人称“管理界四哥”,仲裁员。著有《五略管理法》《五略合伙人模式》《智能制造下的信息化战略》《流程型组织变革之路》《五略营销模式》《企业五略九症模型》等作品。

《五略管理法》,是继承经典,更是传承文化-《五略管理法》--宋志平、李兴钰、徐洪才推荐的管理书-商侍郎-五略商书
声明:该文及以下回复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五略商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转自《五略商书》,作者商侍郎!
1人评论,点击参与
  相关阅读
【第1章】《五略管理法》商务合作
【第2章】《五略管理法》序:中国
【第3章】《五略管理法》前言(管
【第4章】《五略管理法》权威评论
【第5章】《五略管理法》简介
【第6章】《五略管理法》作者简介
【第7章】《五略管理法》作者简介
【第8章】《五略管理法》目录
【第9章】《五略管理法》作者后记
【第10章】华夏的五略,中国的管理
【第11章】《五略管理法》,是继承
【第12章】《五略管理法》,集中华
【第13章】一个优秀的总经理首先是
北京商书策管理咨询,专业的精益生产咨询、人力资源咨询、企业内训
约课
讲师
学院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