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
【第15章】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 积极应对多种风险挑战的中国金融政策
   
 
天河剑
  被约:0
领导力研究领域前三名,谦虚点吧
  查看专辑《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嘉宾发言全纪录》的全部文章  
决战天球商业模拟_管理人员模拟培训_创业模拟_商战模拟_MBA模拟课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五道口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感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邀请,受吴晓灵院长委托,由我来正式发布

《2022 中国金融政策报告》,今年的《报告》以“积极应对多种风险挑战的中国金

融政策”为主题,重点总结了去年以来金融部门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金融风

险、实现宏观杠杆率稳中有降、推动直接融资改革发展、加快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

系等重要政策实践,并对未来的金融形势及发展进行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要统筹好发展和

安全两件大事。当前百年变局的加速演进,尤其是 2022 年以来世界疫情、俄乌冲突

和全球通胀相叠加,形成了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报告》的一条逻辑主线就是金

融应该如何在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发挥关键积极作用,金融的跨期资源配置、风险

管理和预期引导等基本功能对于经济保持韧性、提振活力具有极端重要性。围绕这

条主线,从宏观方面看,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政策、地方政府债务和房地产等系统

重要性行业的转型发展都是稳定宏观杠杆率的重要因素。从微观方面看,重点领域

如资本市场机制建设、平台经济的规范健康发展对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优化金

融资源配置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代表报告起草组从三个方

面和大家交流几点想法,敬请批评指正。

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效显著


党的十九大作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要部署以来,在党中

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统一调度下,中国人民银行

执行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货币政策,银保监会和证监会认真履行相关政策制定与

监管职责,会同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稳步推进工作任务,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

成果,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以良好的金融环境助力“十四五”实

现良好开局。

从宏观来看,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宏观杠杆率向疫情前状态逐步恢复。2020

年,我国经济增长在疫情冲击下一度明显放缓,宏观杠杆率由 2019 年末的 256%升

至 2020 年末的 280.2%。由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控制疫情并持续复工复产,

我国经济“一枝独秀”,成为 2020 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此

基础上,2021 年,我国实际 GDP 增长 8.1%,推动宏观杠杆率于年末下降至 272.5%,

较上年末下降约8 个百分点,同时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保持在 10.3%的较快

水平,在未出现显著信贷收缩的情况下,股权和债务融资结构持续优化,实现了由

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杠杆率向疫情前状态逐步恢复。通过国际对比可以更明显地看

到,我国以相对较少的新增债务支撑了经济平稳运行。

从金融业来看,行业总体稳健运行,风险总体收敛。从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来

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总体稳健。截至 2021 年四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 1.73%,

较一季度下降 0.07 个百分点;全行业拨备覆盖率达 196.91%,一级资本充足率与核

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达 12.35%和 10.78%。证券行业方面,证券公司总资产和净资

产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根据证监会 2021 年对全体证券公司的评级结果,BB 级(含)

以上风险管理能力较强、在市场变化中能较好地控制业务扩张风险的证券公司达全

行业 80%以上。

从重点领域来看,多方面风险得到有效管控,金融体系防范外部风险冲击的韧

性进一步提高。银行方面,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处置取得阶段性成果。除依法接管

包商银行外,还会同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有效化解了锦州银行、恒丰银行等中小银

行风险;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 2021 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评级结果,高风险银行业金融

机构数量从 2019 年三季度的649 家峰值水平连续 6 个季度下降至 316 家。影子银行方面,我国高风险影子银行与国外不同,具有典型的“体系内”和“类信贷”特征,

从 2017 至 2021 年共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 25 万亿元,过去两年压减 11.5 万亿元。

资管行业方面,绝大部分银行如期完成理财存量整改计划,银行理财步入全面净值

化新阶段,业务模式逐步回归资管本源;2021 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 26.96 万亿

元,占比 92.97%,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增加 23.89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方面,地方

政府隐性债务增长势头得到初步遏制。2022 年 1 月 20 日,广东省宣布如期实现存

量隐性债务“清零”目标,成为全国首个基本完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清零的省份。

二、形势变化对金融工作提出新要求

从去年以来的内外部形势变化来看,需关注多方面的风险挑战。外部方面,一

是全球通胀超预期、普遍性上升。通胀已经超预期成为全球普遍现象,根据国际清

算银行的统计,2021 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实际通胀率大幅超出年初和年中的预期值,

当前近 60%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率超过 5%,刚公布的美国3 月 CPI 同比涨幅达到 8.5%,

创 1981 年末以来最高值;超半数新兴经济体通胀率高于 7%。二是俄乌冲突导致全

球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快速抬升并保持高位波动,今年 3 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

格指数较去年 11 月的阶段性高点进一步上涨 17.7%,3 月 8 日布伦特原油收盘价创

2009 年以来新高。三是美联储将可能快速、大幅加息和缩表。根据芝商所提供的 FedWatch 数据,今年末联邦基金利率可能达到 2.5%以上,根据 3 月份美联储议息会 议的纪要,可能最早 5 月开始缩表,且缩表速度会比上次缩表快,每月缩表上限可 能达 950 亿美元。最近一周,加拿大、新西兰加息 50 个 BP。在新兴市场,阿根廷 加息 250 个 BP,基准利率达到47%。市场估计,欧央行也可能于 6 月起进入加息通 道。国际金融市场在多重因素冲击下出现较大波动,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去年 由 1.64%的阶段性高位回落至 1.28%后再次反弹至当前 2.7%左右的较高水平,纳斯 达克综合指数由去年 11 月 19 日超出 16000 点回落至今年 3 月 11 日的不足 13000 点后又快速反弹至接近 15000 点。

国内方面,一是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导致我国面临的输入性疫情压力增大。

截至 4 月 10 日, 自 2021 年 11 月 26 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该变异毒株以来,全球新

冠肺炎疫情新增感染人数大幅上升。受此影响,我国广东、吉林和上海等地先后快速传播,国内面临的疫情防控压力较大。二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金融风险防控压力

不容忽视。以房地产行业为例,去年年末以来,我国商品房价格下跌城市数量虽有

下降,但仍处于高位。去年以来,房地产销售额明显下降,房地产投资增速处于低

位,房地产市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仍然需要付出一定努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要进一步发挥金融体系的基础性资源配置和

风险管理功能,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金融机构方面,要更好地进行跨期资源

配置和风险管理,以丰补歉逆周期稳定实体经济。一是金融机构需要积极主动引导

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更多开发符合科技、小企

业、朝阳产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推动金融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做好跨期风险管理工作,积极用好金融机构在价格发现中的

天然优势,克服顺周期思维,有效管理和调节自身的顺周期行为,探索以丰补歉的

跨期风险管理方法,在防范金融风险特别是重大金融风险中发挥更大作用。

金融市场方面,要提高竞争力和吸收风险的能力。一是要提升金融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通过改革开放增强金融市场优化升级的内生动力,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原则,继续积极引进国际金融业的标准和准则,提

高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增强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现代化。二是要增

强金融市场的风险吸收能力,有效发挥金融在宏观经济中的风险“做市商”作用,

发挥金融市场的蓄水池作用,有效对冲、吸收和转化经济运行中积累的风险矛盾,

为“六稳”“六保”创造有利的金融环境。

金融管理部门要坚守底线,保障金融体系平稳健康运行。维护金融稳定、保障

金融安全、严控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部门的天职。一是要加快《金融稳定法》落地

实施进程。出台金融稳定法是我国建立维护金融稳定长效机制的关键举措,是防范

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提升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能力的坚实制度保障。要在充分总结

国内外金融稳定实践经验以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修

改金融稳定法草案,继续积极配合立法机关推进后续立法工作,加快《金融稳定法》

落地实施。二是要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设立金融稳定基金

是欧美发达经济体构筑金融安全网的常见工具,如欧洲设立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 、欧盟单一处置基金 (SRF) 和欧洲稳定机制 (ESM) ,美国设立的有序清

算基金 (OLF) ,英国的金融机构的特别处置机制 (SRR) 和德国的金融市场稳定基

金 (FMS) 。我国要建立金融强国,也需要将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作为我国国家重大金

融风险处置后备资金池和金融稳定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继续完善金融稳定

保障基金资金管理和使用方式,创新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资金来源,制定金融稳定保

障基金动用细则,形成与现有存款保险基金和行业保障基金相互补充、协同配合的

高效金融安全网。

三、推进管理能力提升和实践中的理论创新

通过总结过去取得的成绩和分析当前金融政策面临的复杂形势,对我们有两方

面启示:

一方面,要以预期管理为核心构建宏观引导+微观响应“两位一体”的经济金融

管理体系。回顾历史,应对复杂局面、风险和危机的现实需求推动了经济金融管理

体系的进步。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催生了“凯恩斯革命” ,人类从此迈

入到宏观调控的时代,以逆周期为特征的总需求管理成为了国家宏观管理能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70 年代的经济“滞胀”导致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崛起,管理部

门也更加重视市场机制的自我稳定功能,倾向于简单化的政策规则;此时私募股权

基金和风险投资的发展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避免要素在旧体系中反复循环,

激发微观创新活力并促进宏观经济走出困境。80 至 90 年代的美国储贷危机,推动

了《巴塞尔协议》的诞生,标志着以资本充足率监管为核心的微观审慎管理成为金

融监管的重要内容。2008 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了同时强化经济稳定和金融

稳定的一系列监管改革。

从历史经验可以总结出,当代经济运行的微观决策之本质是预期,不论是 30

年代旨在稳定经济预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80 年代旨在稳定金融机构稳健性预期的

监管改革还是本世纪旨在稳定金融市场预期的货币政策框架优化,所有的政策改革

都在根本上立足于预期管理。可以说,以预期管理为核心的前瞻性指引和市场沟通

等宏观经济管理“软实力”是金融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在当前高水平开放环境下,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为防范跨境传染,尤其需要以预期管理为核心构建科学的宏观引导+灵敏的微观响应“两位一体”的经济金融管理体系,由此形成当代

经济金融管理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另一方面,要以我为主推动创新理论,打牢货币金融管理工作的基础。新世纪

以来国际货币金融领域发生深刻变化,如发达国家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践中将现

代货币理论推到舞台中央,金融科技快速进步驱动货币产品迭代创新,应对新形势

新问题不能完全遵循原有理论,对科学理解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立足我

国实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理论。我国金融体系具有独特性且正处于转型过程

中。长期以来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正在逐步优化,近年来直接融资比重明显提

升;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存量中的占比由 2005 年末的 83%下降至 2021 年末的 61%,

同期股票和债券市场融资占比由 5%上升至 13%。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方式从主要依

靠扩大投资、大量投入能源资源等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相应金融资源的流向也

从以往的房地产、建筑等传统行业占主导转向更多投向绿色、小微和创新企业。因

此,有必要基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特征和所承担的功能,形成跟得上经济结构变化的

金融方法框架。

二是运用好我们成功应对宏微观挑战的金融管理经验。2020 年以来,我国有效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在加大对国民经济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的同时稳定债务水平和宏观杠杆率,是货币政策和

宏观调控的重要创新。以两项直达工具为例,截至 2021 年末,人民银行通过普惠小

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累计提供激励资金 217 亿元,直接带动地方法人银行对

2.17 万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延期,撬动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对 16 万亿元 贷款本息实施延期,减轻了小微企业阶段性还本付息压力。通过普惠小微企业信用 贷款支持计划累计提供优惠资金 3740 亿元,直接带动地方法人银行发放小微企业信 用贷款 1.05 万亿元,撬动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 10.3 万 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再如,我国通过稳定市场支持企业依法合规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更好发展。今年以来中概股市场大幅波动,尤其是在 3 月 10 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对中概股退市风险名单披露后,中概股集体经历了新一轮暴跌。在市场动荡下,监管部门不断释放正面信号稳定市场,始终坚持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加快推 动企业境外发行上市监管新规落地,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推动中美审计监管合 作取得成果,为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构建可预期的国际监管环境,促进中概股市场 企稳反弹。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在当前形势下更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 心使命,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集中领导,充分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核心 功能,构建“双循环”货币金融新发展格局,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和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实践中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 积极应对多种风险挑战的中国金融政策-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嘉宾发言全纪录-天河剑-五略商书
声明:该文及以下回复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五略商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转自《五略商书》,作者天河剑!
1人评论,点击参与
  相关阅读
【第1章】行稳致远,金融助力高质
【第2章】2022 清华五道口全
【第3章】清华大学校长 王希勤发
【第4章】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第5章】廖岷发言 中央财经委员
【第6章】刘连舸发言 中国银行党
【第7章】吴晓灵发言 清华大学五
【第8章】Andrew Karo
【第9章】白重恩发言 清华大学经
【第10章】廖理发言 教师代表、清
【第11章】张艺璇发言 清华大学五
【第12章】校友代表、国家乡村振兴
【第13章】党彦宝发言 清华大学五
【第14章】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
【第15章】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
【第16章】邢炜:中国银行业协会党
【第17章】管涛发言 中银证券全
【第18章】朱民发言,清华大学国家
【第19章】张晓燕发言 清华大学
【第20章】王信发言 中国人民银
【第21章】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
【第22章】谈从炎发言 中证金融
【第23章】何平发言 清华大学经
【第24章】全体大会二圆桌论坛
【第25章】推动基础设施公募 RE
【第26章】卢大彪发言 上海证券
【第27章】邓永恒发言 美国威斯
【第28章】全体大会三之圆桌论坛
【第29章】对话嘉宾:朱民 迈克
【第30章】持续推动多边机制发挥作
【第31章】张宇燕发言 中国社科
【第32章】薛澜发言 清华大学苏世
【第33章】周延礼 全国政协经济
【第34章】郑秉文发言 全国政协
【第35章】潘艳红发言 中国太平
【第36章】末吉建介发言 日本东京
【第37章】张健华发言 清华大
【第38章】加强金融科技安全立法,
【第39章】杨书剑发言 北京银
【第40章】强化数字化战略思维 激
北京商书策管理咨询,专业的精益生产咨询、人力资源咨询、企业内训
约课
讲师
学院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