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
【第11章】 集体奋斗:自我实现与自我管理(1/3)(陈珠芳)
   
 
董立杰
  被约:37
实名认证
专家认证
精益管理咨询师,五略管理法创始人
  查看专辑《华为新员工企业文化培训教材(洗脑篇)》的全部文章  

活到今天,将近七十岁了,有一种“人生七十方开始”的感觉。活到这份上,才真正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是什么?人生的真谛是责任。当一个人被托付以责任时,他就有活下去的动力,就会觉得有意义。

每当我回首来时路,看到的只是一连串的责任,显得平淡无华,而自己实属草民一介。诚然,当我回想起对待每一个责任,我那种诚实认真,执着努力,力争上游的精神及行动表现,又会感到自慰。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因此,我也常常为这一份平淡而欣赏自我。

为什么平淡,也许是因为我从来没有立过大志,甘于平庸;也许是没有受过太大的挫折,因而没有足够的营养使我变得伟大,成功……

我出生在国家处于灾难深重的年代,战乱、逃难、饥荒……我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家境贫寒,做过童工,帮过别人带小孩。自小知道生活是艰难的,物质是奇缺的,为了不挨饿、受冻,必须努力劳动。能一生不挨饿,不受冻就心满意足了。这大概就是我童年时代经常做的梦。抗战胜利,全国解放,父辈经常告诫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要找一个铁饭碗,就得考上大学,毕业后属国家统一分配,成了国家干部,一生就不会为温饱发愁了。后来,接受了党的教育,看了一些英雄传记,立志要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又因为列宁讲:“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共产主义。”于是,决心当一名电气化工程师就考上了电机系……这大概就是我青年时代的梦想。梦想是未来的现实。我的梦想实现了吗?温饱的梦是实现了。其它方面呢?也可以说实现了,也可以说没有实现。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幸福的人生。然而,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指标体系,有着不同的含义。

亚里斯多德将人生的幸福分成三类:自外界得来的幸福,自心灵得来的幸福和自肉体得来的幸福。

德国哲人叔本华认为人的命运中根本不同点有三类:

1)什么是人,或人是什么。人就是人格、素质、气质、健康与精力,美与才华,道德品性,智慧和教育等等。

2)人有什么。人有财富和他占有的事物。

3)如何面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在人们心目中你是什么。表现在社会,组织中的荣誉、名声、身份……

当代青年人人生价值标准也各不相同,有的人把人生价值与伟大等同,有的人把人生价值与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相提并论。

当代大多数知识青年人的人生价值标准体系有三个维度:

1)在工作中追求自主和自我管理;

2)在工作中实现目标和做出贡献;

3)通过工作获得财富。

当代青年志存高远,最时髦的话题是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从小就懂得规划成功人生路。有的人是为了实现父辈未圆的人生梦去设计自己的人生。社会上“成功学”,“成功人士七个习惯”等,这些书到处都有卖。书的作者们谆谆教导我们如何塑造自己才能实现自我。社会上还有不少咨询公司到企业去教他们的人力资源部如何为每位员工做职业生涯设计。我自从到了经管学院以后,开始学习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以及其它什么Z理论等等,也很着迷。1995年到华为当上第一任人力资源部长,我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为每一位员工做职业生涯设计,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位员工都因为在华为而能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几年实践下来,在职业生涯设计方面,我没有什么作为。这件事做起来特别困难,它会遇到很多矛盾冲突。首先企业管理的产出不是管理者有多么高明的想法,而是客户喜欢买的产品。概括说是企业的高绩效。为了企业的高绩效,管理者必须按照企业的需要对工作进行组织分工,让合适的人担任合适的工作。其次,每件工作都让所有的人百做不烦是很难的。再次,人们对“理想的岗位”需求是无穷的,而这种岗位总是稀缺的。华为的创业者们一直有种非常美好的想法:“华为要让员工爱一行,干一行”。其背后的假设是:当一个人喜欢、热爱某项工作时,他的创造力,执着努力程度,他的生产效率也是最高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当企业只按员工“我爱做什么,就分配我做什么”来进行组织分工时,企业是无法有产出的,甚至不可能运转。1997年我只得把这个口号改成:“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干一行。”虽然改了,但我仍心存疑虑:企业真的不能为员工作职业生涯设计吗?直到1999年,管理学大师杜拉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明确地指出:“除了日本以外“组织人”以及做生涯规划的人事部门,早已成为历史。随着它们的消逝,由别人来为自己做生涯规划的想法,也跟着烟消云散。”同时他还提出:“很少人能“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并能有所贡献,又能自我实现,而且有成功的结果。”

许多年长的人都会感叹:成功的事业与美满的爱情一样,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在华为公司看到不少年轻人的成长历程,也使我有同感:成功的事业,不是单靠规划得来的。俗语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社会生活也存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条自然规律。

但是,无数成功人士也说明,人也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如果我们每个人只是消极地听天由命度过一生,对社会,对个人都是不负责任的。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应该负起管理的责任。你想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自主和自我管理,你得首先能自我管理。学会经营管理好自己。

一、为自己树立愿景和目标

自我管理的第一个问题是要为自己树立愿景和目标。要让自己总是过着有目的的生活。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首先要对“自我”的认知来一番自我超越。

斯蒂文·怀斯说:“目标朝里看就变成了责任。目标朝外看就变成了抱负。目标朝上看就变成了信仰。”人在本质上是目的论者,目标或愿景是我们生存必不可少的部份。人没有目标将会衰亡,因为没有目标的刺激,我们将失去生活的原动力。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如果不为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意味着对自己不负责任,信仰和价值观是树立人生目标的关键。这与立志要过有意义的人生有关,生活的意义在于社会的抱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什么意思呢?“自我”的本质是社会,离开社会这个本质是找不到自我的。自我价值实现是意味着得到社会的认同,得到社会的接纳。是因为我们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改革开放以来,在校园里,在社会上曾一度不太敢讲“正确的人生观”这一话题。有人说当今的社会,信仰缺失是一大问题。近10年来的社会实践与自我学习,使我认识到“要这一个有正确人生目标的人生”不是共产党人的专有话题。斯蒂文·怀斯是生于1874—1949年之间的人,也不是共产党人。这就说明,只要你是一个社会人,你要自我价值的实现,就得正确地认识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目前,不少青年人都非常自大,以我为中心,把社会,把周边的所有的人都当作利用的手段,当作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从来不想被别人使用,久而久之,这样的人在人们的心目中将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你的聪明,你的知识,若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与社会没有关系。你只能孤芳自赏,最终会因为不能“由士入仕”而抱怨终生。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是没有免费的午餐的,一个对社会没有责任,没有价值的人,他能换来什么呢?要想得到什么,你就得付出,贡献什么。一个成功的,幸福的人生,在他的人生旅途的出发点和归宿都离不开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因此,当我们考虑树立目标的问题时一定问自己一系列的问题。“我是谁?”“我的长处在哪里;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能贡献什么;我应该贡献什么?才能达到想达到的目的。”“我为自己树立的目标会把我带向哪里?”是否带向公正,带向有道德的行为,带向对别人的尊重,带向对社会,对周边的人的责任。而今,当你问青年人你的愿景是什么时,每一个人的回答几乎是一样:“有一份能发挥自己专长,有地位的工作;有舒适、宽敞的房子和名牌车子;美丽而贤慧的妻子(或能干而帅的丈夫)和聪明的孩子。”其实,每个人的长处,价值观是不同的,能对社会贡献什么也是有差异的,要想达到的目标应该与自己的长处、价值观,贡献相匹配才能成功。比如我们有个学工程专业的青年人,毕业后到一个单位立志要在3-5年成为公司的副总裁,但是他的世界观是潇洒人生,怕辛苦。而作为公司的副总裁,他的工作责任是很重的,压力也很大,作为一个高级干部他要有很强的影响力,很好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归纳的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对事业非常执着与忠诚,强烈的进取心……。当我们树立愿景目标的时候,大多数人是受社会的潮流的影响,什么工作最吃香,什么岗位最引人注目,什么样的工作能赚更多的钱。很少去想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的长处是什么,我能作什么样的贡献。这些方面与社会那些诱人的职务相匹配吗?如果不匹配,我能在短短的3-5年内修炼好这些素质吗?这里讲一个故事:某城市一个公众高尔夫球场的老总,原是市政府一把手的秘书,某委的副主任,论他的能力及素质,他的仕途是看好的,由秘书---厅长----付市长……但是他酷爱高尔夫球,爱到一日不能无此君的地步,是该市唯一一个一杆进洞的人,获业余组竞赛第一名。他非常明白,如果往仕途方向走下去,与他个人的价值观和希望的生活方式可能越来越格格不入。当他面临两难的抉择时,正值某市的一个区要建一个公众高尔夫球场,他毫不犹豫地毛遂自荐,担任这个球场的老总。这个高尔夫球场生意兴隆,而他自己也对自己的选择很满意。

管理自己的人生,除了制定正确的人生目标,接下来就是过程管理,其核心的问题,是把握好当下,漫漫人生路都是由“当下”这一瞬间串起来的,王国维说:“人生有三境,超越自我,创造自我,欣赏自我。”在人生的全过程中这三境是不断循环并逐步上升,经过一次良性的循环,就把我们向目标推进一步。

二、赋予工作意义

从学生进入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超越的第二个问题是寻求工作的意义。我们带着踌躇满志初入社会,发现社会不总是满腔热情地拥抱我们,我们去求职可能会被拒绝。我们希望做我们想做的“伟大”的事,却被人分配到一个很细微的烦琐的工作岗位上。寻求具体做事的意义,是人类最深层次的呼唤,然而,我们的烦恼并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意义是我们主观赋予事物的。有一位学外贸的西北大专毕业生,到上海投靠表姐,并在上海找工作,找了很长时间都被雇主拒于门外。后来其表姐建议她到“洋人村”找一份保姆的工作,开头她无法接受这个建议,对一个有仕途传统观念的知识份子来讲,不接受现实将要给自己的安排,我们都是非常理解的。但是毕竟人生的第一件事是要养活自己,她最后接受了保姆这份工作。能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不给自己的家庭和亲人增加负担,不成为社会的包袱,这就是意义。何况一个月能拿2000元工资,雇主还包吃包住。但毕竟这不是自己所爱的工作,女主人又特别的苛刻刁蛮,不但常感体力不支,而且心里好苦,每次顶不住之时就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来鼓励自己,但始终是一种无奈的心情。后来因为一件偶然的事件,她表现出既忠诚又勇敢,令女主人对她另眼相看,从而逐渐表现出友好的态度。一天,女主人问她:“你在我们家快乐吗?”当时她心里嘀咕,我快乐不快乐与你有什么关系,嘴里却说:“在你们外国人眼里,对一个保姆来讲,什么是最重要的,是勤劳、清洁、忠诚还是什么的?”女主人说:“是快乐!”开始她怎样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快乐是那么重要。最终她想明白:人生想做什么会受到很多历史和现实环境的限制,往往没有太多选择的自由,如果一个人总在想,我只有得到我想做的工作,我才快乐,可能一生都是在苦闷中度过的。如果我们决定不得不做某件事时,一定要选择积极的心态和快乐的心情去做,要学会“乐业”。人生的大部份时间都是在为工作或工作中度过的。不学会“乐业”,人生还能幸福吗?后来,她做了一番自我超越之后,她快乐起来,心情好了,身体好了,效率高了,除了做家务她还帮助男主人打字,起草文件。脸上的微笑多了,从女主人脸上收获的微笑也多起来。与女主人的沟通也更好,更广泛了,她口语有很大进步,她把主人书房的外文书通读了一遍,每天学习到深夜,外文水平,外贸知识有很大的提高,后来雇主回国之前将她介绍到某一外资企业当文员,每月工资5000元,而且男主人对她讲:“我不是因为什么个人关系好,把你介绍给我的朋友,而是因为你有这个工作能力和水平,胜任这份工作。”这个故事说明了,面对理想目标和现实的差距,如果我们能放弃固有的,传统的,不符合实际的观念,我们就能超越自己,我们就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创造自我,最后才能欣赏自我。 

声明:该文及以下回复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五略商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转自《五略商书》,作者董立杰!
0人评论,点击参与
  相关阅读
【第1章】致新员工书(任正非)
【第2章】诚实守信:小胜靠智
【第3章】诚实守信:诚信小议(鲁
【第4章】诚实守信:我喜欢和华为
【第5章】诚实守信:一元钱背后的
【第6章】服从组织规则:华为人行
【第7章】服从组织规则:华为商业
【第8章】服从组织规则:责任与处
【第9章】服从组织规则:人不能一
【第10章】服从组织规则:让规则看
【第11章】集体奋斗:自我实现与自
【第12章】集体奋斗:自我实现与自
【第13章】集体奋斗:自我实现与自
【第14章】集体奋斗:巴西开局记(
【第15章】集体奋斗:学会大雁的精
【第16章】服从组织规则:核弹的按
【第17章】责任敬业:空机柜为何漂
【第18章】责任敬业:你在忙什么?
【第19章】责任敬业:把信带给加西
【第20章】责任敬业:责任心与“1
【第21章】自我批判:柏林的街灯(
【第22章】自我批判:是哪个环节出
【第23章】自我批判:为什么要自我
【第24章】一封客户的信(以客户为
【第25章】如果客户错了…… 裴嘉
【第26章】为后来人把门撑住(以客
约课
讲师
学院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