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学院 |
![]() |
![]() |
![]() |
|
只想做个管理界的伯乐 |
查看专辑《管理界四哥 董立杰》的全部文章 |
![]() |
来自商侍郎新作《“四哥”董立杰的管理江湖》 近些年,接触过几百个大中型企业老板、总经理、高管们了,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人家的团队怎么那么好! 不管企业运行的成功与否,投资人们的胃口总是难以喂饱的,老板们的愿景总是宏大的,那些执行团队无论如何努力都到不了“幸福的彼岸”,最终还会被扣上“我手下人不行”“我的团队不行”“执行力差”“主动性差”等等难以摘掉的帽子。 结果,人换了一茬又一茬,高管空降了一批又一批,最终换来的依然是“恨铁不成钢”。 何也? 无它,是因为你没有看过四哥的“自动化团队”,也没有接受过四哥的指导。 一、什么是自动化团队 “自动化团队”这个概念我也不知道是从哪天有人提出来的,更不知道是谁提出来的,反正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是在四哥的培训课上。 当时四哥的定义是这样的:“自动化团队”就是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在无外力帮助的情况下能够自主、自动、自发的完成既定目标。 这里,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自动启动,接到任务目标后能够迅速的、积极的投入战斗; 二是自动执行,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团队的能力,解决问题,沟通协调,修正方向,保障任务的完成; 三是自动提升,人人都能干,会干,愿意干。 四哥说过:“员工不积极是必然的,而积极是偶然的,不要指望员工天生就和你一条心。所以管理的目的就是把偶然变成必然,把必然变成偶然。” 听着好美,想想好难,做起来如登天啊! 直到我和四哥的团队相处了一段时间,我才转变了自己的看法。 二、四哥的自动化团队 那时四哥在某丁投资集团担任总经理,我也有幸在四哥的企业里和大家相处了一段时间。说到这一点,我还是补充一句,四哥对于参观学习的同志们是很包容的,没有特殊情况是不拒绝的,而且对于客户也好、学员也好、同行也好,自己宽容大度,毫不保留,这一点让我佩服之至啊。 这又让我联想到那些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老师们不是没有肚量,更重要的是内涵(包括能力、素质、气质)不够吧。四哥一直跟人说,只有把自己的知道的交给别人,对自己才是前进的最大动力,这是自我施压的过程。 当时该集团设有综合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大客户中心、风控部、企划部等职能部室,下设投资公司、营销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科技公司、软件开发公司等子公司。四哥的基本工作就是三项: 一是参加每周一的集团高层早会、每月的集团公司经营分析会、每半年的战略规划会,有时候参加下各部门、子公司的周会; 二是处理政府、投资人、大客户的关系; 三是审批重要文件和流程,处理重大突发事件(好像没有出现过)。 除此之外就是聊天、聊天、聊天(这个我在第十八章有详细的介绍),在日常工作中就没听他谈过具体的工作,也很少有人找他谈工作,甚至在周会上各部门也都不谈工作,真是让我大跌眼镜。 一开始我以为是董事会授权不够,经过访查得知,公司大小事务,除了“股东会事项”“利润分配事项”“投资及公司设立合并事项”“财务决算事项”“投融资事项”之外,全部由四哥负责,甚至财务预算、管理机构等原属董事会的职责也都接到了授权,包括副总在内的一切人事权也都由四哥负责,升降进辞全说了算。 难道是四哥懒政或被内部架空?也不能,因为公司业绩蒸蒸日上,团队发展迅速,内外关系融洽和睦,四哥安排的任何事都会快速反应。 这就奇怪了! 后来终于明白,四哥的团队运行全部采取类似于软件开发中“敏捷开发、快速迭代”的方式:遇到问题,马上解决,马上协调,不允许拖延到会上去说,所以开会不谈工作,因为都办好了;各团队内部运转流畅,团队之间协作顺畅,不用四哥干预。 这其中一定有奥妙! 三、打造自动化团队的“三叉戟”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来月的努力,我大体明白了四哥的“套路”,在这里我归纳为“三叉戟”: 第一戟:绝对授信与相对授权,把信任和权责分配提前做到了非常细致的程度,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人人被信任,人人信任人。(有点拗口啊,哈哈) 第二戟:明确细致的权责利制度,创造了一个明白、明确、公开、公平的环境,打造了一个和谐竞争、互帮互助、协调有序的氛围,营造了一个人人有目标、人人有规划的秩序。 第三戟:完善的人才梯队培养体系,保障了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多技能人才的合理配比与能力保证,保证了柔性团队、柔性运营的良好开展。 四、一句话总结 四哥说:世上本没有自动化的团队,只有自动化的管理者,管理者的责任就是把自己的自动化传导给整个集体! 我在这里也补充一句:管理本就是件简单的事,所有把管理说的高大上的都是耍流氓。 ============================== 请大家持续关注我的新作《“四哥”董立杰的管理江湖》,谢谢。 本文主人公:董立杰,雅号:天河无右,人称“管理界四哥”,著有《五略管理法》《精益运营之路》《五略合伙人模式》《智能制造下的信息化战略》《五略营销模式》《企业五略九症模型》等作品。 2020年4月12日于北京 商侍郎(只想做个管理界的伯乐) |
![]() |
声明:该文及以下回复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五略商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转自《五略商书》,作者商侍郎! |
|
相关阅读 |
![]() |